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

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

ID:56791050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1

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_第1页
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_第2页
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_第3页
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_第4页
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第一章 1. 高速公路: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 2.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主要区别 v 汽车专用 v 分道行驶 v 控制出入 v 完善的设施 高速公路的特点 :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 v 交通事故降低,安全性较好 v 运输效益提高 3. 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4.立交的组成:跨线构造物;主线;匝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等。  P13-14 第二章 1.立交规划原

2、则:   以公路网规划为依据;    满足交通发展需求;    技术上可行;     用地上可能; 经济上有效益。  2.立交设置的条件: (1).设置立交的条件: 高速公路同其它各级公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高速公路与各级城市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2).互通立交的设置条件:高速公路同交通繁忙的其他等级公路应设置互通立交;高速同通往重要港口、机场、车站和旅游胜地的公路相交时,应设置互通立交; 高速公路同通往重要交通源的支线起点相交时,必须采用互通立交。 3.交通量组成:(1). 正常交通量:对已有路网,可以通过交通调查,得出所

3、建道路的现状交通,然后考虑每年流量的增长率,推算出规划年的正常交通量。 (2).转移交通量:除正常交通量外,因修建道路,汽车运输费用降低,运输时间缩短,使原来由铁路、水运或临近道路运载的客货运量转向新建公路的交通量。 (3).新增交通量: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时间和距离的缩短,引起市场范围的变化;第二种是由于公路的建设,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第三种是新路改善了交通条件,诱发了原来潜在的交通量这部分交通量是原来想出行由于道路条件而未出行的。 4.立交间距设置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P23 5.交织段长度要求?           第三章 

4、1. 立交的分类(按相交道路跨越方式划分)  ①上跨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立交方式。 特点:施工方便;排水易处理 ②下穿式立交: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方式。  特点:占地少;施工干扰较大;排水困难。           P26或P31 2. (按交通功能划分 ) (1)、分离式立交   仅设跨线构造物(跨线桥或地道) 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间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   特点:形式简单;造价较低。 (2).互通式立交——完全互通式 能满足全部转向交通要求,各方向车流间无任何冲突的立交。 特点:各向有专用匝道;通

5、行能力大;造价高。 互通式立交——部分互通式 上下道路之间只有部分转弯方向的车流轨迹在空间分离的立交形式。 特点:车辆可部分转弯;形式较简单。 互通式立交——交织型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以交织的方式运行,存在交织路段的交叉。 特点:交通组织方便;占地少;通行能力受限。 3. 立交的分类(按相交道路条数划分 ) (1)、三路立体交叉    (重点掌握喇叭形立交和叶形立交)    P34-42 喇叭形立交 特点:全互通;结构简单;环圈匝道上车速较低。 v 子叶式立交 特点:1.匝道对称布置,造型美观。 2.只需一座跨线桥。 3.左转匝道线形较差

6、。4.主线侧有交织段。 v   环形立交 该类型立交是在半定向左转弯匝道之间通过交织的方式,来实现转弯运行。  特点:车辆转向明确;环道对车速影响较大;造价较高。  2、四路立体交叉    (重点掌握完全苜宿叶形和环形立交)  P43-62    苜蓿叶式立交 特点:全互通;左转车速较低;占地面积较大;存在双重出口;通行能力受到限制。 4. 左转匝道 1) 直接式:又称定向式    特点:车辆运行顺畅,通行能力大;但存在左出左进问题。 2) 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      按车辆由相交道路的进出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A.左出右进式   B

7、. 右出左进式匝道  C. 右出右进式匝道 改善了左进的缺点,但仍存在左出的问题。 3) 间接式:又称环圈式 行车安全,不需跨线构造物,线性差,占地多,绕行距离长。环圈式左转匝道为苜蓿叶式、喇叭式和子叶式立交的组成部分。 5. 立交型式选择的4原则 车道数平衡原则;行车一致性原则;形式多样统一原则;与环境协调的原则。  第四章  1.立交方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第五章 1. 车流轨迹线的交错形式 分流:同一行驶方向的车流向两个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过程。 合流:两个行驶方向的车流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过程。 交织:两个行驶方向的车流汇

8、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行驶的过程 。 交叉;两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流以较大的角度(通常≥90°)相交行驶的过程。  2. 左转匝道的布置特点 独立性   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