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

ID:56977297

大小:985.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7-25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_第1页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_第2页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_第3页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_第4页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平面特殊力系1静力学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引言①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系②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是其中的特殊情况)③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研究方法:几何法,解析法。例:起重机的挂钩。力系分为: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平面特殊力系:指的是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平行力系。2§2–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和平衡的几何法§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和平衡的解析法§2–3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2–4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2–5平面平行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第二章平面特殊力系3静力学§2-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一、合成的几何法2.任意个共点力的合成为力多边

2、形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合力方向由正弦定理:由余弦定理: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也可用力的三角形来作。4静力学结论:即: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在上面几何法求力系的合力中,合力为零意味着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或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5静力学[例]已知压路机碾子重P=20kN,r=60cm,欲拉过h=8cm的障碍物。求:在中心作用的水平力F的大小和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又由几何关系:①选碾子为研究对象②取分离体画受力图解:∵当碾子刚离

3、地面时NA=0,拉力F最大,这时拉力F和自重及支反力NB构成一平衡力系。由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多边形封闭,故6静力学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等于23.1kN。此题也可用力多边形方法用比例尺去量。F=11.5kN,NB=23.1kN所以几何法解题步骤:①选研究对象;②作出受力图;③作力多边形,选择适当的比例尺;④求出未知数几何法解题不足:①精度不够,误差大②作图要求精度高;③不能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下面我们研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另一种方法:解析法。7静力学§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X=Fx=F·cosa:Y=Fy=F·sina=F·

4、cosb8静力学二、合力投影定理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x轴和在y轴投影的和分别为: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即:9静力学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为该力系的汇交点三、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从前述可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为零。即:为平衡的充要条件,也叫平衡方程10静力学解:①研究AB杆②画出受力图③列平衡方程④解平衡方程[例]已知P=2kN求SCD,RA由EB=BC=0.4m,解得:;11静力学[例]已知如图P、Q,求平衡时=?地面的反力ND=?解:研究球受力如图,选投影轴列方程为由②得由①得①②12静力学又:[例

5、]求当F力达到多大时,球离开地面?已知P、R、h解:研究块,受力如图,解力三角形:13静力学再研究球,受力如图:作力三角形解力三角形:NB=0时为球离开地面14静力学1、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特殊时用几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解题技巧及说明:3、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2、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特殊,都用解析法。15静力学5、解析法解题时,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如果求出负值,说明力方向与假设相反。对于二力构件,一般先设为拉力,如果求出负值,说明物体受压力。4、对力的方向判定不准的,一般用解析法。16①是代数量。当F=0或

6、d=0时,=0。③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⑤=2⊿AOB=Fd,2倍⊿形面积。静力学力对物体可以产生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转动效应--取决于力矩的大小、方向§2-3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一、力对点的矩说明:②F↑,d↑转动效应明显。④单位Nm,工程单位kgfm。17静力学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即:二、合力矩定理由合力投影定理有:[证]od=ob+oc又∵18[例]已知:如图F、Q、l,求:和静力学解:①用力对点的矩法②应用合力矩定理19①两个同向平行力的合力大小:R=Q+P方向:平行于Q、P且指向一致作用点:C处确定C

7、点,由合力距定理静力学三、平面力偶及其性质力偶:两力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叫力偶。性质1: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合力距为020静力学②两个反向平行力的合力大小:R=Q-P方向:平行于Q、P且与较大的相同作用点:C处(推导同上)性质2:力偶对其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因此力偶对刚体的效应用力偶矩度量。力偶无合力R=F'-F=021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