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

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

ID:57004982

大小:61.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7-26

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_第1页
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_第2页
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_第3页
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_第4页
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木病理学7(林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叶部病害及其防治(一)梨锈病:梨锈病又称梨赤星病,是梨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症状及危害性:叶正面病斑上密生橘黄色针头大小的黑点,并分泌粘液梨叶正面背面毛状管状柏树小枝桔黄色缺夏孢子阶段锈褐色角状针头大小性子器锈子器冬孢子担孢子果发病中心产生性子器周围产生锈子器梨叶受病枯焦脱落,影响产量,柏树小枝针叶被害易枯死病原: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haraeanum性子器、性孢子瓶状、椭圆形锈子器、锈孢子毛状、亚球形冬孢子、冬孢子角长椭圆形、圆锥形角状担子、担孢子亚球形菌丝体在柏树组织中越冬-----一年半后形成冬孢子--

2、---3-4月形成担子-----随风----梨叶----萌发----直接侵入----性子器----锈子器----锈孢子-----随风----柏树上----直接侵入-----菌丝体在柏树组织中越冬侵染循环性孢子器内的性孢子随粘液分泌出来----由昆虫传播----与异性的性孢子器受精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发育20-30天----形成锈孢子器----整个循环无夏孢子产生----无再次侵染发病条件流行决定于春季气温:22-24oC最适宜,大于30oC低于6oC都不易发病降雨:春雨多风力:风是决定担孢子传播有效距离的动力,5

3、-10公里内最重,最远可传播至50公里,由此梨园外50公里以内无侩柏,则无此病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梨园周围10公里内的侩柏一类寄主,病菌无法完成生活史梨树上可喷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500倍代森锌、福美锌,萎锈灵,时间从萌芽放叶至开花前喷为主,每10-15天喷一次,最好雨前喷一次,遇雨还得重喷据报道,可用300倍五氯酚钠杀死或铲除冬孢子(注意新梢上容易发生药害)选育抗病品种:一般中国梨比西洋梨易感病,西洋梨中的巴梨是高度抗病的苹果上也有GymnosporangiumyamadaiMiyake生于苹果属Malus及桧柏属Jun

4、iperus(二)松赤枯病危害性松赤枯病是松幼树针叶上常见的病害松树从幼树到大树都能受到赤枯病菌的侵害,幼树受害较重一般以当年生新叶受害为主少数老叶受害,影响生长症状松针受害----初黄色段斑----逐渐变褐----稍缢缩----暗灰色----病健交界处有褐红色环圈----病斑上产生圆形突破针叶表皮的黑色霉点----病菌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分生孢子盘吸湿----长出褐色丝状分生孢子角病原Pestalotiafunerea分生孢子盘黑色,分生孢子梭形至椭圆形5个细胞,中间3个褐色、两端无色,分生孢子顶端有2-4根粗细

5、一致的毛用初发病针叶分离,容易得到病菌纯种在PDA培养基上,枯斑盘多毛孢生长良好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茸毛状菌落中心基质略带橙黄色,基质变色区随菌落生长而扩大在20~29oC下培养9~14天,开始产生分生孢子盘,呈大小不等的小黑点,久置成一黑色粘液团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树上及地表的病叶中越冬越冬后孢子萌发率可达70%以上且萌发速率很快,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经2小时即能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以越冬的孢子及越冬后菌丝体发育形成的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由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针叶潜育期因环境条件而异,最短4天,

6、一般7~10天,1~2周后有新的分生孢子产生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重复多次再侵染,冬季又进入越冬阶段发病条件病害发生与大气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当月平均温度16oC以上,相对湿度74%~84%时,病害开始发生当月平均温度高于20oC,相对湿度86%~89%时,病害则大发生,且出现发病高峰期当月平均温度在12oC以下时,病害基本上停止发生阳坡比阴坡重,同一坡向,下部比上部重同一林分内,林缘比林内重同一株树,树冠顶端比下部重,冠外比冠内重纯林比混交林重生长衰弱的林分比生长正常的林分重土壤瘠薄重于土层深厚的林分防治方法综合防治为主适地适树

7、,合理造林,加强管理,及时修枝、间伐、以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松树抗病性分生孢子大量扩散期和温湿度也适宜发病时,可在一般受病林分施放621烟剂或621硫烟剂621烟剂加硫磺细粉按8:2比例均匀混合而成或741硫烟剂或安林杀菌烟剂2号1次重病林分可在发病初期和近高峰期各施1次施药量每亩0.75~1kg(三)松落针病分布及为害世界著名病害各地都有幼树和中龄受害较重造成树木提早落叶症状初黄色斑点--段斑--全叶变黄脱落(夏末秋初)--出现黑褐色椭圆形小点(0.2-0.3nm)即分生孢子器--此后产生较大黑色长椭圆行小点(1-1.5nm

8、),具油漆光泽--中央有一条纵裂缝,即为病菌的子囊盘病原: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pinastri侵然循环防治方法加强抚育管理,使林木生长旺盛,增强抗病力小面积人工林子囊孢子飞散前,清除病叶,减少侵染来源化学防治在子囊豹子成熟飞散期间,喷射1%波尔多液,0.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