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杨永强).doc

找次品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杨永强).doc

ID:57009787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30

找次品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杨永强).doc_第1页
找次品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杨永强).doc_第2页
找次品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杨永强).doc_第3页
找次品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杨永强).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找次品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杨永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找次品》教学设计平凉铁中杨永强一、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所有待测物品中找出唯一一个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的次品,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二、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

2、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可能”、“一定”、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但是对于刚经历找次品的学生来说,什么是次品,什么是质量次品,为什么要找次品?还很困惑,“为什么平均分成三份是最优方案”教材没有涉及,学生的疑惑会更大,这都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

3、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五、教学用具:课件、直尺、每个小组准备10枚硬币作为待测物品。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电脑播放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爆炸画面,并进而引出“次品”的概念及课题。板书:找次品谈话:老师这里有三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4片,其他两瓶都是一样重的,你能想办法把这瓶少的找

4、出来吗?学生发言,方法很多,引导学生发现最好的方法是用天平称。师:你是怎样称的?给大家说说。学生说用天平称的方法。教师做个简单的板书。教师小结:  从三瓶钙片任意选取两瓶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无论天平平衡还是不平衡,我们只需要称一次就可以找到那瓶少了4片的,真不错。  好玩吗?好玩我们就多玩几个“找次品”的游戏。(二)小组活动,主动探究。1、初步感知,寻找方法。教师:我们把钙片的瓶数增加到5瓶,有信心把它找出来吗?看大屏幕:(1)让学生大声读题,理解题意。(2)教师:利用你手中的学具,看看最少称几次就能找到次品?可以把直尺当作天平,把硬币当作钙片瓶做模拟试验。(3)学

5、生操作,老师指导,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集体汇报。2、教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称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把5瓶钙片分成了几组?怎样称的?对于碰巧1次找到次品的情况,教师提问:称1次一定能找到次品吗?教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板书4、教师小结:从5瓶钙片中找出次品,我们最少称2次就一定能找到。(三)合作探究、寻求规律。教师:看来找次品问题,方法还是多种多样,我们既可以通过试验来探究,也可以像老师这样以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现在我们把待物品的数量增加到9个,你们敢挑战吗?1、课件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教师: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吗?

6、(至少 一定)3、小组合作,寻找规律。教师: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是利用手中的学具称一称,看看称几次能找到次品,并且完成下面的表格。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指导分组和称的情况)5、学生汇报,总结规律。学生汇报时,先启发引导学生说一说分组情况,再说说是怎样称的,最后完成下表。教师: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它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组?是怎样分的?6、教师小结:投影出示。  7、验证:教师: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中找到这样一个规律,你对它持什么态度?怀疑吗?教师:老师我也是有点怀疑,下面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它的正确性,好吗? 我们就选15来验证好吗?投影出示:有1

7、5盒饼干,其中的14盒重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学生汇报验证结果。教师:通过验证,我们确信:找次品问题,只要把待测物品的个数分成三份,并且要平均分,就能保证找到次品,并且次数一定最少。其实,当次品的个数越来越多时,用这种分法来称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教师:同学们,上面的零件个数,都是正好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我们可以用这个规律来称。但是如果零件的个数是8个、10个、11个不能正好平均分成三份,怎么称呢?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利用课下时间探究一下好吗?(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完善板书。七、评价

8、与反思“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