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

ID:57039178

大小:64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27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_第1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_第2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_第3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_第4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一着色剂学习目标与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项目一食品着色剂的分类、色调和使用特性项目二食品合成着色剂项目三食品天然着色剂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食品合成着色剂、天然着色剂作用机理、性质;掌握各种着色剂的性能、应用。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食品合成着色剂、天然着色剂的应用;难点:各种食品着色剂的作用机理。项目一 食品着色剂的分类、色调和使用特性食品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是指能将食品染成一颜色的食品添加剂。一、食品着色剂的分类二、颜色与色素分子结构的关系三、食品着色的色调与调配一、食品着色剂的分类1.按来源分:天然着色剂;合成着色剂。2.按溶解性质分:水溶性

2、着色剂;油溶性着色剂。3.按结构分:合成着色剂: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天然着色剂: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多酚类。二、颜色与色素分子结构的关系1.物体对光选择性地吸收当化合物吸收光能时,分子从入射光中吸收适合于使分子能量跃迁的相应波长光子能量。当物体只选择性地吸收部分可见光,则其显示的颜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可见光所组成的综合色(也称为被吸收光波组成色的互补色)。如:物体选择性地吸收绿色光,那么物体显示的是其互补色紫色。2.颜色与色素结构的关系(1)π电子易激发,吸收可见光;σ电子难激发,需要紫外光。(2)生色团含双键(不饱和键)如:(3

3、)助色基团含孤对电子如:3、着色剂的成色机理物质的色彩与其分子结构中生色、助色基团有关。C=C越多、邻近相连形成有效π-π共轭体系,吸收的可见光波长也越大。三、食品着色的色调与调配1.色调的选择选择与特定食品应有的色调,或根据拼色原理调制出相应的特征颜色。2.色调的调配(1)基色红、黄、蓝为基本三原色。可采用三原色依据其比例和浓度调配出除白色之外的任何色调。如:红-黄→橙(2)拼色各种合成色素稳定性不同,导致合成色调变化。如靛蓝褪色较快,柠檬黄则不易裉色,由其合成的绿色会逐渐转变为黄绿色。天然着色剂坚牢度低、不适宜用于拼色。(3)调色接近自然

4、色。还要考虑色素和成品的色价等。四、食品着色剂的使用特性1.吸光值与色价吸光值(E)与溶液浓度c、光程L成正比:E=K*C*L色液的吸光值越高,该着色剂的染色力越强。色价:100mL溶液含1g色素,光程为1㎝的吸光值。天然着色剂的色价越高,染色力也越强。2.溶解性影响因素:溶解度;pH;盐析。一般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低pH时浓度会降低;盐析作用降低溶解度;水的硬度高时则易形成色淀。3.染着性液态食品:着色剂形成色价高、色调好、稳定;半固态和固态食品:着色剂与蛋白质、淀粉等分子结合,稳定、不变色。4.坚牢度天然色素大部分耐热性弱;紫外光导

5、致色素分解;耐氧化、还原性:偶氮类色素较弱,氧蒽类色素较强。项目二食品合成着色剂一、食品合成着色剂特点和发展二、主要食品合成着色剂一、食品合成着色剂特点和发展1.特点坚牢度高,染着力强、色泽艳丽、易于调色且成本低廉,多数合成染料具致畸、致癌、致突变或导致肝、肾、肠胃等疾病的毒性或嫌疑。2.发展方向主要发展天然等同物着色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着色剂;对合成着色剂使用性能改造;扩大应用。二、几种主要食品合成着色剂1.胭脂红(1)性状红色,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耐光、耐酸性较好;遇碱变褐色。耐热、耐还原性差;耐细菌性较差;(2)性能0.1%水溶

6、液呈红色。(3)毒性ADI4~4mg/kg。(4)应用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果冻0.0。2.苋菜红(1)性状红棕色,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耐热性强,耐光性差。耐氧化-还原性差。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遇碱变为暗红色。遇铜、铁易褪色。(2)性能0.01%水溶液为品红色,染色力较弱。(3)毒性ADI0~4mg/kg体重(FAO/WHO)。(4)应用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果酱0.3。3.赤藓红(1)性状红褐色粉末或颗粒。无

7、臭。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油脂。中性水溶液呈红色,酸性时黄棕色沉淀,碱性时红色沉淀。耐光、耐酸性差。耐热、耐还性好。吸湿性强。(2)性能染着性好,尤其对蛋白质的染色性好。在需高温焙烤的食品和碱性及中性的食品中着色力较其他合成红色素强。(3)毒性ADI0~0.1mg/kg(FAO/WHO)。(4)应用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肉罐头类0.015。,4.柠檬黄(1)性状橙黄色粉末或颗粒。易溶于水,中性、酸性水液呈黄色,微溶于乙醇、油脂。耐光、耐热性强。在柠檬酸、酒石酸中稳定,遇碱稍

8、变红。还原时褪色。(2)性能是最稳定、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着色剂,可与其他着色剂复用,调色性能优良。易着色,坚牢度高。(3)毒性ADI为0~7.5mg/kg(FAO/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