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

ID:57064558

大小:17.72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07-30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1页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2页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3页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4页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东南大学吕锡武1研究背景报告提纲技术理念与工艺路线国内外技术进展技术研发与成果创新技术与应用技术发展趋势22011年我国主要水系、湖泊和海域污染严重,七大水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25.3%和13.7%,即Ⅳ类以上的水质达到39.0%,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和超标严重;主要湖泊总氮、总磷严重超标,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Ⅳ~Ⅴ类和劣Ⅴ类为15个,“三湖”中巢湖总体为Ⅴ类,太湖、滇池总体均为劣Ⅴ类。2011年7大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水系水质32021/9/8农村污染成为太湖流

2、域污染物主要来源*——引自太湖流域实施方案编制组《太湖流域“十二五”科技需求与目标任务的建议》太湖流域农村污染带来的COD、氨氮、TN和TP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农村生活源、农田径流源已经成为太湖地区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太湖流域典型污染源调查显示,上述两种途径输出的COD占流域总量的23%,氨氮占流域总量38%,总氮占流域总量40%,总磷占流域总量的38%。*4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存在诸多问题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和管理技术不适应小型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需求;目前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与农村特点不相适宜、处理效率偏低、运行不稳定;处

3、理设施缺乏建设与验收的规范和标准;污染负荷较高的农村无序排放生活污水与村落径流污染尚未得到重视,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尚未建立排放标准,缺乏长期运行效果的监测评价,缺乏有效监管体制;我国尚未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组织体制与保障机制。52021/9/8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迫切需要科技支撑2010年财政部、环保部将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方式,太湖流域作为江苏省重点推进的三个区域之一,201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4.74亿元,2011年计划投入4.34亿元。在计划推进中,各地普遍缺乏农村污水治理工艺选择的依据和标准,污水治

4、理设施的效能有待提高。连片整治区域尚未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和监管、评价体系。6附近水体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地表及地下径流农村远离排水管网农村污水为水体面污染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建设适合乡村特点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就地处理分散型点源污水治理是必然选择7国内外技术进展8欧洲和北美有20~30%的人口利用小型污水处理系,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发出一系列小型污水处理基础,如土地处理净化槽、膜-生物反应器净化槽、“FILTER”技术,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处理成本高,应用范围有限等缺点。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重心一直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上,对于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储备并没有作好充

5、分的准备适用于乡村的小型污水除磷脱氮技术在国内外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9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swald提出并发展的高效藻类塘是对传统稳定塘的改进,其充分利用菌藻共生关系,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受温度、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明显,气温过高或较低时,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处理效果;水体特性,腐殖质,藻类和非生物性的悬浮物影响藻类对光的吸收,影响处理效果。10日本一体化净化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小型化,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高,基本没有除磷作用,在国内难以推广应用。11“FILTER”(非尔脱)污水处理技术澳大利亚科学专家最近几年提出一种“过滤、土地处理与

6、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统”,称之为“非尔脱”高效、持续性污水灌溉新技术。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污水进行农作物灌溉,通过灌溉土地处理后,再用地下暗管将其汇集和排出。特点:过滤后的污水都汇集到地下暗管排水系统中,并设有水泵,可以控制排水暗管以上的地下水位以及处理后污水的排出量。“FILTER”系统一般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可以轮作休耕的地区缺点:存在暗管排水系统造价较高,且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用有困难。12国内污水处理事业的重心一直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上,对于适用于乡村特点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只有部分研究,包括生物处理和生态处理,处于探索阶段。农村污水处理以生

7、态处理为主:人工湿地、生态塘应用较多传统或单一生态工程技术的共同缺点在于占地面积大,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差等。13技术理念与工艺路线14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质、水量受生活条件(给排水系统、水资源利用方式等)、生活习惯等因素直接影响。水量:不均匀排放,瞬时变化较大,具有早、中、晚不同时段相对集中排放等特点。水质:来源及其成分较为单一,以有机物、氮、磷为主要污染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质,整体生化性较好。村庄类型用水量(升/人·日)经济条件好,室内卫生设施齐全120~150经济条件较好,室内卫生设施较齐全90~120经济条件一般,有简单的室内卫生设施80~100无卫生间

8、和沐浴设备,主要利用地表水、井水洗涤60~90农村污水特征15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