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

ID:57153899

大小:4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8-02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_第1页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_第2页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_第3页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_第4页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话题作文如何命题?一般说来,拟定标新立异题目的方法有:(1)巧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方法来拟题(2)逆向思维,力求出新(3)巧设悬念,引人入胜(4)引用名言或流行的短语、歌词(5)巧用公式符号,简洁醒目巧用比喻:如《练字虎山行》,练字的过程枯燥无味,作者用擒猛虎作比,形象生动,很有感染力。《人生之网》,人生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一张沉重的网吗?这个题目带给人深思。巧用拟人:这种题目说明文应用的较多,如《我是网,我怕谁》,一看就知道是介绍网络知识的,还传达出网络力量无比强大的信息。《你听见冰川的脚步声吗?》,冰川的移动变化变得生动有趣。《香烟的自白》、《我是电》都是运用了拟人手法运用设问

2、:如说明文的题目《地球是圆的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议论文的题目《老实人总是吃亏吗?》、《什么样的青春最美》、《“顺境出人才”吗?》等,用设问来引起读者的思索。逆向思维,力求出新:如《近墨者未必黑》、《“闲书”不闲》、《不知足者常乐》《好人一生平安?》等,这些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能给改作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语文报初中版第271期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让脑袋作360度转动》,脑袋怎能360度转动,让人大生好奇之心,作者有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名言:如《知识就是力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做生活的强者》

3、等。引用流行短语:如《大话    》、《    总动员》等。引用歌词: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从头再来》,《让我欢喜让我忧的    》、《都是    惹的祸》、《我是一只小小鸟》《世上只有妈妈好》《同桌的你》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也使文章带上新鲜的时代气息。巧用公式符号:如: 《1+1=?》 《金钱≠幸福》 《爸爸+妈妈<我?》下面就以一次考试题“以‘换一种思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为例予以说明。(1)不求创意,求保险这一般都是老老实实抄“话题”就干脆拟成“换一种思路”。(2)语言调遣能力低,题目太长太口语。如:1、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换一种思路的好处   2、换一

4、种思路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审题不清认识浅,命题难显作者意。 如:1、我的疯狂英语   2、补课   3、作弊   4、老爸(4)题目太大难把握,匆匆忙忙草收兵。如:1、谈创新   2、思路创新   3、谈思路   4、创新精神(5)为了创新不求准,“标新立异”出问题。如:换则成,固则败(说话绝对,认识偏颇。)(6)用独有之笔命独特之题是一条好出路。如:1、大路不通走小路2、换一种思路真精彩3、新思路带来新发展4、换一种思路看生活5、换一种思路到罗马6、换一种思路海阔天空7、山不过来,我过去关于话题作文的写作(取材)选材立意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找素材;2、精

5、选材料,以质取胜。法则一:引用体现当代性的材料,展示你关注现实的个性积累,以悟出新。法则二:如你有较多的古诗词和古文化积累,你不妨写同类人所未知,以知出新。关于话题作文的写作(立意)话题作文,可写的东西很多,常常会出现多中心的情况,而多中心实际上就是无中心,这是写作文的大忌。同时,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也不允许有多个中心。作文立意的立足点要高,但选择的角度要小,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细小的材料中挖掘出闪光而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做到以小见大。只有这样方可以避免多中心。那么,如何以小见大,让小事“出彩”呢?办法一把小事放到大背景中去表现。即在特定背景之下来透视小事所蕴含的深意,有了这份深意,文章就多了一

6、份生动,也就能“出彩”。 如有篇中考优秀作文,叙写两个小孩放学途中做好事——使出吃奶的劲盖上一处下水道的盖。行文安排了得当的背景衬托——“往来的行人都敬而远之”“行人只是投去一束惊异的目光但谁也没有停住脚”“人们不再对下水道敬而远之,却对两个孩子沾满黑泥的脏手远远避开。”两个孩子的热心、主动,在行人的冷漠、麻木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清晰、夺目,因而,特定背景下的小事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如果没有如此得当的背景衬托,那么小事当然只是“小”事了。办法二要把小事写具体、细致。即把特定的动作、行为进行“放大”,像电影画面一样映现出来,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 如有篇题为《亲情》的文章,其中详写了“我”为妈

7、妈挑刺的情景——“于是,我让爸爸紧紧捏住妈妈手指的两侧,我看准刺儿的部位,沿着刺儿的周围拨开皮层,使藏在里面的刺儿露出来。我小心翼翼地一针一针地挑着,拨着,刺儿终于露了头,我用针尖朝上拨一次,妈妈便咬一次牙,眉头拧成了疙瘩……经过一阵忙活,该死的刺儿总算被挑了出来,最后我用手在妈妈的手指上摸了摸,捏了捏。”这个片段细致地展示了自己给妈妈挑刺的全过程,“我”的心理活动真实、自然,“我”挑刺的动作细腻、具体,这些可谓生活的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