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

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

ID:57171668

大小:172.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8-02

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筛检试验评价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筛检(screening)筛检试验评价筛检的定义筛检(screening)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方法,是描述流行病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病人。1951年美国慢性病委员会提出的筛检定义是:“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可能无病的人区别开来。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筛检试验评价就是将筛检试验与诊断目标疾病的标准方法,即“金标准”,进行同步盲法比较

2、,判定该方法对疾病“诊断”的真实性和价值。具体过程为:先确定适宜的“金标准”,接着用他筛选适量的目标疾病患者(病例组)和非患者(对照组),然后用待评价筛检试验再对他们检测一次,然后将所获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用一系列指标来评价筛检试验对某病的诊断价值。(一)确定“金标准”所谓金标准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使用金标准的目的就是准确区分受试对象是否为某病患者。较为常用的金标准有活检、手术发现、微生物培养、尸检等。(二)选择受试对象选择受试对象的原则,受试对象应能代表筛检试

3、验可能应用的目标人群。为使病例组有代表性,受试目标疾病患者应包括各种临床类型的病例,如不同病情程度的、不同病程的、典型和不典型的、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的、治疗过的与未治疗过的。对照组应选择用金标准证实没有目标疾病的其它病例,特别是那些易与该病产生混淆的疾病。因此正常人一般不宜纳入对照组。(三)估算样本量与研究样本量有关的因素:1、待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2、待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3、显著性检验水平а;4、容许误差(四)整理评价结果经“金标准”确诊的目标疾病患者和非患者,接受待评筛检试验检测后,可出现

4、四种情况。即“金标准”确诊的患者,可能被筛检试验判为有病(真阳性,A)或无病(假阴性,C);而“金标准”确诊的非患者也可能被筛检试验确认为有病(假阳性,B)或无病(真阴性,D),整理成四格表如下。筛检试验评价筛检结果患者非患者合计阳性真阳性A假阳性BA+B阴性假阴性C真阴性DC+D合计A+CB+DN二、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筛检疾病可疑者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快速、简便、经济、安全及真实可靠的标准。筛检方法应在保证可行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其科学性。从方法学上评价一项筛检试验时要考虑到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等方面

5、。(一)真实性真实性(Validity):亦称效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又称准确性。对一筛检方法的真实性的评价使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似然比和符合率等指标。1、灵敏度(sensitivity)和假阴性率(falsenegativeproportion)又称敏感度,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患者的能力;假阴性率又称漏诊率,是指筛检方法将实际有病的人错判为非患者的比例。灵敏度=A/(A+C)×100%假阴性率=C/(A+C)×100%灵敏度=1-假阴性率2、特异度(speci

6、ficity)和假阳性率(falsepositiveproportion)特异度即真阴性率,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能力;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指全部非病人中筛检阳性者所占的比例。特异度=D/(B+D)×100%假阳性率=B/(B+D)×100%特异度=1-假阳性率3.约登指数(Youden’sindex)约登指数也称正确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的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指数范围在0—1之间。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1-(假阴性+假阳

7、性)4、似然比(likelihoodratio,LR)似然比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到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结果的概率的比值。因检验结果有阳性与阴性之分,故似然比相应区分为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LR=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灵敏度/(1-特异度)-LR=假阴性率/真阴性率=(1-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越大,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越高;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也越高。因此,在选择筛检试验时应选择阳性似然比高的方法。5一致率(agr

8、eement/consistencyrate)又称符合率,是筛检试验判定的结果与标准诊断的结果相同的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一致率=(A+D)/(A+B+C+D)×100%近年人们常用KAPPA分析评价两种检验方法和同一方法两次检测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的取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如K<0,说明由机遇所致一致率大于观察一致性;K=0,表示观察一致率完全由机遇所致;K=-1,说明两结果完全不一致。如K>0,表示观察一致性大于因机遇所致一致的程度;K=1,表示两结果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