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地质地貌.docx

潮汕地区地质地貌.docx

ID:57194897

大小:13.0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05

潮汕地区地质地貌.docx_第1页
潮汕地区地质地貌.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潮汕地区地质地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广东潮汕地区地质地貌回顾本学期对《地貌学》的学习,使我收获了很多并且受益匪浅;因为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地貌学的相关知识可谓知之甚少,基本只是停留在之前地形学部分介绍上,所以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老师的详细讲解,使我对地貌学相关原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简单的地质地貌分析方法,为我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下面我就结合相关书籍资料,浅谈我对家乡——潮汕地区的地质地貌分析。从地理位置上看,潮汕地区位于广东东部沿海的低纬度地区,面向热带海洋,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范围包括了揭阳、潮州和汕头三个地级市。地势

2、上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东边境多山地,峰峦迭翠,绵延成串,中间为桑浦山、小北山等山地构成的丘陵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有韩江、榕江、练江、凤江等形成的几个冲积平原;并且其沿海冲积平原约3000平方公里,约占本地区总面积的1/3;其他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占本地区总面积的2/3。平原上河道纵横,土地肥沃,土层深厚,降水和水源都较为充足,光热也丰富,十分适宜农作物的栽培。在土壤分布方面;潮汕地区的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有黄壤、红壤、水稻土、沙质土、盐碱土等。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有机质含量并不丰富,但经人工改造后,可种植果树或热

3、带经济作物,黄壤多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宜种茶树、油茶或常绿针叶林。水稻土分布于潮汕平原和河流谷地、山区谷底,它是河流的冲积土,也是人工长期耕作的产物,土层厚,土质肥,酸度低,耕性好,保水保肥力强,适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沙质土多分布于高亢地段及山边、海滨,原本瘠薄干燥,但修水改土施肥后,能改善土质,可种植水果或蔬菜。盐碱土多分布于沿海地区,经过引淡冲咸,多方努力,充分利用,也是宝地。在山地和丘陵分布方面;如上文所述,潮汕地区地形特点多以山地为主,其中较高的山主要有凤凰山、大南山等,丘陵地则主要以桑浦山丘陵为主。从分布上看,凤

4、凰山耸立于饶平县、潮州市和丰顺县的交界处,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及欧亚大陆挤压扭动隆起而生成,山多花岗岩、流纹岩,但不象海岸丘陵那样裸露,山坳土层发育较深厚,利于种植和耕作;大南山则处于潮阳、普宁以及惠来这三县之交,属折皱型的海岸山,主要由花岗岩构成,边缘有大断裂,属断块低山,岩石裸露,隘口众多。至于桑浦山丘陵,其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是潮汕著名江流韩江和榕江南段的分水岭,曾为海水浸漫,后地壳上升,河流冲积,遂使孤岛成山丘;同时有多处海蚀地貌出现,如海蚀洞、海蚀崖、海蚀蘑菇等等,千姿百态,蔚为奇观。至于潮汕地区的河流分布方面,潮汕地区的河流分布面

5、广,支流交错纵横。但最主要的江河主要有广东省第二大河的韩江(仅次于珠江)、河深水清的榕江以及曲折似练的练江;并以这三条河流为主分散出许多支流,纵横和贯穿着潮汕地区大部分水田地,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潮汕人。总而言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通过地貌学原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潮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分不开的,并在这些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影响作用下,我们潮汕地区不仅山川秀丽,而且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