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

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

ID:57225145

大小:3.7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8-04

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_第1页
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_第2页
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_第3页
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_第4页
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维与创造心理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章内容思维的涵义与特点思维的分类(重点)思维的方法想象及其类别(重点)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重点难点)良好的思维品质及其培养(重点难点)第一节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感觉、知觉是直接接受外接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级的加工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思维则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思维的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理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思维的概括

2、性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发现规律)。请思考以下问题1、动物有思维吗?2、动物如果有思维,那动物思维和人类的思维有什么本质区别?3、思维能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4、婴儿有思维吗?如果有的话,具体在那个阶段才出现思维?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载体,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过程的内容和核心三、思维的分类(一)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性质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伴随实际

3、动作而进行的思维活动。3岁以前的儿童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直观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过程。3到7岁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3、抽象逻辑思维利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幼儿后期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二)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习惯性思维(常规思维、再生性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现成的方案和程序解决熟悉的问题。2、创造性思维:运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三)根据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方向性,分为

4、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聚合思维(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去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如A>B,B>C=>?2、发散思维(辐射思维,分散思维,求异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主要特征是求异与创新,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束缚于传统方法。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特点:流畅性:位时间内发散的数量,创造性高的人反应迅速而众多。测试:请在三分钟内写出带月字结构的字来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

5、度,创造力高的人,其思维的变通性较强,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测试:请在三分钟内写出牙签(红砖)的用途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3、二者的关系:聚合思维体现的是思路的深度,发散思维体现的是思路的灵活性,但是二者是统一地贯穿于整个思维的过程。(四)根据思维活动的指向,分为对外思维和对内思维1、对外思维:思维活动指向外界客观世界的认识。2、对内思维(元认知):对自己的认识活动的认识和调控。元认知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五)根据解决问题时是否有明确的步骤和清晰

6、的意识,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1、直觉思维:人脑对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2、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主体可明确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按一定的程序,遵循严密的规律进行的思维。第二节思维的方法(一)分析与综合(二)比较与分类(三)抽象与概括(四)具体化与系统化(五)演绎、归纳与类比第三节想象一、什么是想象1、涵义: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与表象的区别。想象属于思维范畴,表象属于记忆范畴。3、想象与联想的关系4、想象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关系

7、二、想象的综合过程1、黏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2、夸张。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3、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三、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想象。2、有意想象: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创造水平和新颖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8、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个人渴望的,指向未来的想象。包括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3、妄想:难以纠正的病态信念,与现实不符,与个人处境和文化中公认的信念也不一致。第四节创造性思维及其影响因素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发现新问题1、提出新问题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