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

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

ID:57259755

大小:224.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07

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_第1页
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_第2页
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_第3页
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_第4页
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答题规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研评分细则,答题规范多得分1.“只看公式,不看文字”原则老师要求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列公式一定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这是对的.但其实,高考物理大题进行评分时,文字说明是没有分的,也就是说,你写了,不多得分;不写,也不扣分.所以,在高考答题时,对于不确定该写什么文字说明时,不写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能写出最好,这样更利于阅卷老师理解你的解题思路.2.“只看对的,不看错的”原则高考的阅卷方式是,对于必要的公式,只要与本题有关的公式都写出来了,而且答案正确,那么就给满分.对于一些不相关的公式,写出来不给分也不扣分.因此,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要一字不答,而应该是把能

2、想到的与本题相关的公式都写上,只要对了就有分.3.“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数学运算过程”原则在物理试卷中,能不出现数学运算就不要出现,因为只有公式和最后的答案是给分点.应用物理过程推导出的数学运算过程再精彩也是没分的,在草稿纸上进行就可以了.4.“等价给分”原则高考的评分标准中往往会给出一题的多种解答,以及每种解答中每一步骤的给分原则.但是,在阅卷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某个学生用了与评分标准中的每一种解答方式都不一样的解答.此时的阅卷原则是等价给分.也就是说,只要公式是一级公式,也确实能推出正确答案的,就给满分.如果其中的某个公式应用错误而导致结果不正确的,那么,根据

3、标准答案的解答方式来判断这个公式的重要性,酌情给分.5.“不重复扣分”原则物理阅卷时,如果错误只在第一问,第二问的过程没错,结果的错误也仅仅是第一问造成的,那么,第一问的分扣掉后,第二问就不再重复扣了.这也提醒大家,即使第一问不能保证做对,第二问一样可以得到满分.6.“不许越线”原则评卷时由于需切割扫描,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答题卡标出的答题区时,会造成阅卷老师看到的内容与本题不符或不全,而无法给分.试卷上有明显的提示,要求在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题型示例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23)(9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

4、(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

5、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__①____;____②____.(2)以n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n图象.答案 (1)81.7 0.0122 (2)见上图(3)(在~之间均可) (在~之间均可)评分细则1.第(1)问3分,①②错一个扣1分,错两个扣3分,①填81.67不给分,②1.22×10-2可给分.数值计算错误的不给分,若带有单位不给分.2

6、.第(2)问图象3分,无描点的不给分,连成曲线或折线的不给分.3.第(3)问3分,③④错一个扣1分,错两个扣3分,③在~之间均可,④在~之间均可,若带有单位不给分,有效数字保留太多的不给分.题型示例2(2015·新课标全国Ⅱ·25)(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35)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规范解析(1)在0~2s时间内,A和B的受力

7、如图所示,其中Ff1、FN1是A与B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Ff2、FN2是B与C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Ff1=μ1FN1①FN1=mgcosθ②Ff2=μ2FN2③FN2=FN1+mgcosθ④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f1=ma1⑤mgsinθ-Ff2+Ff1′=ma2⑥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a1=3m/s2⑦a2=1m/s2⑧(2)在t1=2s时,设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1=a1t1=6m/s⑨v2=a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