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

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

ID:57346544

大小:909.6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12

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_第1页
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_第2页
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_第3页
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_第4页
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模松江区高考物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松江区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10.4考生注意:1、本卷的答案及解题过程都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2、本卷g一律取10m/s2。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第Ⅰ卷(共56分)本卷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20小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2分或3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

2、,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A.磁感应强度B.功C.位移D.速度2.用分子动理论和能的转化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B.物体中一个分子的动能加一个分子的势能,就是一个分子的内能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D.物理过程都是可逆的,能的转化不具有方向性3.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3、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先有力的作用,然后才产生加速度C.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会运动4.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A.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B.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原子核中含有质子D.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中子5.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预言并且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B.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C.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D.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

4、也越明显6.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D7.如图所示,直线AB和CD表示彼此平行且笔直的河岸。若河水不流动,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小船的运动轨Q迹为直线P。若河水以稳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流动,且整个PR河中水的流速处处相等,现仍保持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S驶向对岸,

5、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应该是图中的()ABA.直线RB.曲线QC.直线PD.曲线Sxx8.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tt义应用了下列哪种物理方法()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的思想方法(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如图所示,甲、乙是摆长相同的两个单摆,它们中间用一根细线相连,θ两摆线均与竖直方向成θ角。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做简谐运动,在摆动过程中()A.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B.甲的运动周期大于

6、乙的运动周期C.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D.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10.在空间某一点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相等的时间(设小球均未落地)()A.做竖直下抛运动的小球加速度最大B.三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相等C.做平抛运动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D.做竖直下抛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11.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F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θ对线的拉力

7、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OA.F不变,N增大B.F不变,N减小C.F减小,N不变D.F增大,N减小12.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0和1x=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场强随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点电荷M、N一定为同种电荷B.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电荷C.点电荷M、N有可能是同种电荷,也可能是异种电荷D.x=2a处的电势一定为零13.现代汽车中有一种先进的制动系统一一防抱死(ABS)系统。它有一个自动控制刹车系统的装置,原理如图.铁质齿轮

8、P与车轮同步转动。右端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的磁体,M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当车轮带动齿轮转动时,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由于齿靠近线圈时被磁化,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齿离开线圈时又使磁能量减小,从而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电流经电子装置放大后能控制制动机构.齿轮P从图示位置按顺时针方向转过α角的过程中,通过M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A.总是从左向右B.总是从右向左C.先从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