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

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

ID:57362481

大小:290.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12

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_第1页
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_第2页
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_第3页
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_第4页
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②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讨论育种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三)能力目标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

2、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二)教学难点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1)杂交育种蕴含着哪些遗传学规律?什么是规范的遗传图解?(2)如何推测杂交育种可能的选育过程和结果,培育出的一个新品种,如何判断它是否符合预期的要阅读,分求呢?组讨论,“问题探(3)如果我们需要的性状显性该如何选?如果

3、是听课,评讨”隐性呢?如果又有显性又有隐性呢?选出的新品种应价,疑问该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4)有没有更简洁的遗传图解呢?每人都在作业本上尝试书写,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一、杂交从上述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家使用育种的方法都是——杂交育种,看来你们已经尝试从理论上探索杂交育种的方法了。现在我们来分析各组的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再次出示各小组的遗传图解。【评价】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到位,大家再讨论。点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即通过杂交,把生物不同品种

4、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课本的遗传图解就是一个很规范的育种方案,它是以文字的形式,从性状的角度来阐述杂交育种的过程。同学们在书写时,要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原理,把每一代的可能表现型都正确的写出,从杂种第二代就可以选出我们需要的品种。选育出的新品种必须是纯合子,否则其后代就会因为发生性状分离而失去优势。这里,同学们可能发现了问题:隐性性状的品种肯定是纯合子,但显性性状的品种就有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该如何鉴定呢?如果我们需要的性状

5、是显性性状,育种时就用亲本的杂交后代连续自交,逐步淘汰,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如果我们需要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育种时就从杂种二代中直接选用。遗传图解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即用我们在第一章所学的基因型的方式来表示。以课本的两个小麦品种杂交为例:如果小麦中,高产(A)对低产(a)是显性,不抗病(B)对抗病(b)是显性,我们需要的是高产抗病的纯种,假定两个亲本小麦品种都是纯合子,请绘出育种过程的基因型图解。【点评】并示范书写过程如下AABBXaabb↓↓配子ABab↓↓F1AaBbF2基因型1/16AABB

6、1/16aaBB1/16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2/16Aabb2/16AAB4/16AaBb表现型9/16高产不抗3/16低产不抗3/16高产抗病1/16低产抗病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在F2中高产抗病(一显一隐)品种占总数的3/16。【问】(1)我们得到的这种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可以代代遗传吗?那么,如何能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2)我们选育出的纯合子新品种——AAbb,在F2所有的后代中的概率是1/16。那么它在F2的高产抗病后代中的概率又是多少?【答】(1)不可以

7、,因为其中有2/16的植株是杂合体,它的下一代会出现性状分离。(2)要想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就必须对在F2中所得到表现型为高产抗病(一显一隐)的植株连续自交和育种,逐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就是我们要选育的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新品种――AAbb。综上所述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8、育种进程缓缦(一般需5至7年),过程繁琐。这些都是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有没有更好的育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呢?二、诱变【提示】从变异的角度去思考。并举例说明育种其可行性。(1)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可以培育优良的大豆品种。如:黑农五号。(2)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农作物种子,使种子在空间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进行农作物遗传性状的改良。如:卫星“87-2”青椒、“航育1号”水稻、“豫麦13号小麦”等。(3)利用基因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