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

ID:57411512

大小:13.19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20-08-18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_第1页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_第2页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_第3页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_第4页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腔局部麻醉 及拔牙术第一节口腔局部感觉神经分布上颌神经蝶腭神经鼻腭神经腭前神经腭中神经和腭后神经上牙槽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下颌神经为三叉神经最大分支,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属混合神经,分前后两股。前股:颊神经后股: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第二节常用麻醉局部方法常用局部麻醉药常用局部麻醉方法一、表面麻醉常用的药物为1%~2%丁卡因。将麻醉药物喷涂在手术区,使神经末梢麻醉,达到麻醉效果。主要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松动乳牙或恒牙的拔除。二、浸润麻醉常用1%~2%普鲁卡因或1%~2%利多卡因将麻药注入治疗区域,以阻止感觉神经末梢痛觉冲动的传导,达到手术

2、无痛的效果。主要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的手术以及牙、牙槽骨、牙周组织的手术。方法:1、皮丘注射法2、骨膜上浸润法3、牙周膜注射法1.皮丘注射法:在皮下或粘膜下注射少量药液,形成皮丘,然后再分层向周围注射。可麻醉神经末梢,用于表面软组织肿物的切除及脓肿切开引流。药物压力使局部组织内张力增大,毛细血管减少,手术视野清晰,分离组织容易。2、骨膜上浸润法常用1%~2%利多卡因适用于牙、牙槽突、牙周组织手术,在牙及牙槽外科手术中,一般多在上颌牙槽突或下颌前牙区的牙槽突应用浸润麻醉,因为这些部位的牙槽骨骨质比较菲薄,并且疏松多孔,局麻药液容易渗透入众多小孔,进入颌骨,麻醉牙神经丛。首

3、先调整病员的椅位,并预计注射点至麻醉区的最短距离,注射前检查针有无阻塞,针尖是否锐利,一般在麻醉牙的前庭沟进针,距龈缘1cm,针尖与粘膜成45°,进针后,针尖抵触到骨面,感觉到阻力,退针2mm,注射0.5~2ml3、牙周膜注射法主要适用于对疼痛耐受力强,有出血倾向,或牙周膜有炎症而单纯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效果不佳者。用短而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或远中刺入牙周膜深约5mm,分别注入麻药0.2~0.4ml缺点是比较疼,但是损伤小,适用于血友病和类似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牙周膜炎症严重时也用,效果较好。三、阻滞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者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

4、,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优点:用药量小,麻醉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可远离病区注射,对感染病例及整形手术适用。(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本法适用于上颌磨牙的拔除以及相应的颊侧龈、粘膜细上颌结节部的手术。一般以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于上颌第二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则以第一磨牙的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在上颌磨牙已缺失的病人,则以颧牙槽嵴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5°,向上后内方刺入,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醉药液1.5ml~2ml。注意针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

5、翼静脉丛,引起血肿。   麻醉区域及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的牙髓、牙周膜、牙槽突及其颊侧的骨膜、牙龈粘膜。注意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为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尚需在第一磨牙近中根颊侧相应部位的移行沟粘膜转折处补行浸润麻醉。(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射入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故又称为腭大孔麻醉:本法适用于上颌双尖牙、磨牙拔除术的腭侧麻醉。腭大孔的表面标志: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二、三磨牙之间,腭侧龈缘与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覆盖其上的粘膜可见小凹陷,即为进针的标志。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磨牙、双尖牙腭侧的粘骨膜,牙龈及牙槽

6、骨。注意行腭大孔注射时,注射麻药不可过多,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同时麻醉腭中、腭后神经,引起软腭、悬雍垂麻痹而致恶心或呕吐。(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药注入腭前孔(切牙孔),以麻醉鼻腭神经,故又称为腭前孔注射法。腭前孔的解剖位置在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的交点上。表面有梭形的腭乳突覆盖。前牙缺失者,以唇系带为准,越过牙槽嵴往后0.5cm即为腭乳突。   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尖牙腭侧远中部分因有腭前神经交叉分布,所以,该处不能获得完全的麻醉效果。必要时应辅以局部浸润麻醉或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四)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

7、以麻醉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口外注射法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注射时用左手示指扪得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成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药1~1.5ml.一般3~5min后显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