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检验规范.docx

过程检验规范.docx

ID:57442597

大小:14.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17

过程检验规范.docx_第1页
过程检验规范.docx_第2页
过程检验规范.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过程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恩机械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名称:过程检验规范文件编号:发行部门:品质部编制:审核:批准:版本修改日期修改原因修改内容概述修改发起人核准本程序由品质部提出并归口管理1、目的:规定过程检验的方式,标准,尽早发现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系统因素,防止产品成批报废或将不合格产品转入下道工序。2、范围:适用于过程加工的产品。3、职责3.1工序操作工:加工过程中自检。3.2过程检验员(IPQC):按本指示要求对加工过程进行首检、巡检和产品完工后的成品检。4、定义4.1首检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换人换料换活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包括操作工自检,操作

2、工互检和检验员首件确认4.2巡回检验:是指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验4.3完工检验:是指对全部加工活动结束的成品零件进行的检验,成品检验工作包括验证前面各工序的检验是否已完成,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即对前面所有的检验数据进行复核。5、工作程序5.1操作工首检5.1.1首次加工按图纸要求自检合格。5.1.2向过程检验员(IPQC)报首检检验。5.1.3首件未经过程检验员(IPQC)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5.2检验员首检5.2.1过程检验员对首件产品按照对应产品检验指导书(SIP)要求进行首件检验。5.2.2首件判定后,过程检验员应对首件合格件打

3、上确认标识,以便作业参照,并保留到该批产品完工。5.2.3首检记录:首检过程如实记录于《生产过程首巡检记录表》中。5.3操作工自检5.3.1首检合格,过程加工可正式量产作业,操作工应在量产中保持一定频次的自检,以保证质量的稳定。5.4巡检5.4.1过程检验员应对量产过程进行巡检作业,检验频次:2小时巡检一趟,每个机位产品抽样3件,检验标准参见对应产品检验指导书(SIP),根据实际情况对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工艺上由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和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多的薄弱环节加强巡检频次。5.4.2巡检中若发现不合格品,应在发现当时通知工序操作工停机,复检确认无误后开

4、具《不合格品评审单》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如在巡检过程中不良的概述效果不佳时,应适当调整增加巡查的频次。5.4.3巡检记录:检验员每2个小时在《生产过程首巡检记录表》中如实填写记录,巡检员必须认真收集,整理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每周五下班前由巡检员将本周的检验记录送品质办公室存档备查。5.4.4巡回检验要抽检产品还需检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因素,从人、机、料、法、环、测几个方面去监督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操作工或联络有关人员加以纠正,问题严重时开具《不合格品评审单》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5.5完工检验5.5.1车间全部加工完工的零件要进行成品完工检验,由生产开具《报检单》向完工

5、检验员报检,完工检验员检验依据5.1.2完工检验标准进行检验。5.5.2完工检验标准项目检验依据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式抽样方式JST支架产品完工检验标准1、图纸2、SIP3、标准样件外观1、标识正确;2、不可手感刀纹、台阶、碰伤、漏加工等不良目测AQL=2.5Ac=0螺纹1、通规通,止规止;2、螺纹不可有损缺、毛刺等不良;螺纹塞规目测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游标卡尺三次元5.5.3完工检验中若发现不合格品,应当及时反馈到工序责任车间及对应工序的检验员,不合格品按照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5.5.4完工检验记录:成品检验结果记录在《产品完工检验记录表》中。5.5.5完工检验后的状态标识1、合格

6、品:检验员确认绿色标签2、不合格品:检验员确认红色标签3、待检/返工品:检验员确认黄色标签6、相关记录:《生产过程首巡检记录表》《产品完工检验记录表》《合格》标签《不合格》标签《返工/待检》标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