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学反思.doc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学反思.doc

ID:57449517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0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教学反思《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关常见的酸、碱等物质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盐(包含)化学肥料等的用途等。本章内容具有内容多、物质多、反应多、规律多等特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因此成为历来是中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如何有效的进行该章内容的复习呢?一、抓住两条线索本章涉及许多物质,复习时要掌握它们的性质、用途等。而物质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因此复习时必须牢牢抓住“组成——性质”、“性质——用途”这两条线索。1.抓“组成——性质”。本章介绍酸、碱和盐三类物质,由于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组成,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各种酸组成上共同具有H+,因此它们都

2、具有酸的通性(与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以盐等反应);不同类型物质因组成不同,因而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如HCl与NaOH化学性质差别很大);此外,同类的不同物质组成上也存在差异(如HCl和H2SO4的阴离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上也会存在差异(H2SO4能与BaCl2反应,而HCl无此性质)等。2.抓“性质——用途”。物质的用途是由该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物质因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具有不同的用途。如,盐酸、硫酸等都能用于金属除锈等,是因为盐酸、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熟石灰因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因而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如,小苏打或纯碱常用作面食的发酵剂是因为

3、它们能与酸发生反应等。复习时,如果善于抓住这两条线索,将有利于形成酸、碱、盐等的知识网络,提高理解与记忆效果。二、归纳反应规律本章涉及了金属与酸或盐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酸碱盐等相互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复习时必须予以总结归纳,从而提高复习效率。1.对于金属与酸或盐之间的置换反应,只有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或者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前面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对应的盐中置换出来,否则不能发生。而对于活泼性极强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不发生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直接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碱

4、和氢气;而且,金属与硝酸、浓硫酸等反应也不产生氢气。2.对于酸碱盐等相互之间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过程中必须要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等产物产生。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就不能发生。如Ca(OH)2能与Na2CO3反应而NaOH不能,就是因为Ca(OH)2与Na2CO3作用能生成CaCO3沉淀。此外,由于复分解反应时组成物质的成分发生交换,因此,当酸碱盐等任意两种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时,产物所属的类型必然和反应物所属的类型相似。如:Ca(OH)2+Na2CO3=2NaOH+CaCO3↓,反应物为碱和盐,生成物也是碱和盐。复习时,如果能够及时总结出这些规律,就能正确判断某些置

5、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同时能准确迅速推断反应产物而正确、迅速的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完善概念认识本章内容涉及的概念很多,包括酸、碱、盐等物质类属的概念以及中和反应概念等。有些概念(如酸、碱、盐等)虽然课本没有明确给出,但如果能从物质组成特点上去认识,则有利于从实质上去把握酸、碱等物质的通性。如酸、碱等概念,可以根据课本所给的有关物质的实例以及它们的组成上去分析提炼,如从酸(碱)组成以及在溶液中表现出的共同点——都存在H+(或OH—)来认识酸、碱的概念。这样的复习,不仅能较为完善的认识相应的概念,而且还有利于各类物质共同性质的认识。而对于中和反应等概念,必须注意概念的

6、内涵和外延,明确此类反应的反应物为酸和碱而产物为盐和水,才能正确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中和反应。此外,还要注意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如酸(碱)溶液和酸(碱)性溶液、纯碱和碱、化学中的盐和日常生活中的盐等,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概念。如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属于碱溶液——纯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不属于碱而属于盐;化学概念中的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不仅包含生活中的盐(食盐即氯化钠),而且还包含了其他许多化合物。四、学会巧妙记忆本部分内容包含的概念、规律等知识很多,复习时可以采用“形象记忆”或“口诀记忆”等记忆。如,对于酸碱通性的记忆,可以采用“形象

7、记忆”。用左(右)手分别五指分别表示①指示剂、②金属(非金属)、③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④碱(酸)、⑤盐等,并把它们一一对应(如图)。该图左(右)手分别对应酸(碱)的通性,而且连线之间表示两类物质之间能反应(具体内容请同学们自行分析)。而对常见盐溶解性的记忆,则可借助口诀: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氯化物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难溶;碱有钾钠钡钙溶,碳酸钾钠铵才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