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ID:57520563

大小:376.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6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5)李仕才一、选择题1、(陕西省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A.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B.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C.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D.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答案】D2、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让留日人数锐减B.推翻清政府是留学日本的内在动力C.科举制度的废除推动留日人数激

2、增D.日本取代西方成为中国的学习对象【答案】C【解析】1905年清末新政科举考试废除,导致知识分子留学日本的增加,C正确;义和团属于抗击八国联军,与留学日本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留学日本并不是推翻清政府为目的,B错误;D说法绝对排除。3、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经

3、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名师点晴】试题设问较为简单,但是要想准确解答本题,必修首先理解备选项古文节选的含义,这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文言文一直都是学生解答历史选择题的拦路虎,需要从整体把握史料及具体分析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解题。学生在解答本题的时候,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然后分析备选项即可。4、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C.说明中国已被

4、列强瓜分完毕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答案】B【解析】《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并不意味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而是列强这时把清政府当做了自己的工具,不必直接进行侵略,而是靠清政府进行侵略了,即由之前直接的侵略变为“以华治华”,故排除A而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已经意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故C不是列强的主要意图和结果,排除C;这一变化是列强侵华策略的变化,起不到打击列强在华势力的作用,是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故排除D。点睛:这一题体现的是《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比较,在比较过程中,需要明确认识到上述变化并不意味着列强在减少侵略,而是

5、侵略政策策略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使其侵华行动更加隐蔽,而且更加方便,所以是侵略更加严重了,故《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材料中的学者提出了19世纪英国对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枪”在这里指的是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是更先进的,可见该学者

6、强调了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故选B选项。A、C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鸦片战争中英国是以船坚炮利打败中国的,故D选项错误。6、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A.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B.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C.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D.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答案】C7、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直接吸收、借鉴进来。这是因

7、为A.新三民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C.全面评价孙中山历史地位的需要D.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答案】D8.1921年6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发展民生有助于实现民族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