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pdf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pdf

ID:57528734

大小:148.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6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pdf_第1页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pdf_第2页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17、安塞腰鼓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课时课时主备教师赵璐参与教师备课时间2017.4.29备课地点七年级办公室上课教师教材分析:安塞腰鼓》的作者刘成章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腰鼓这门独特的民族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既是对安塞腰鼓的热切的赞美,更是对陕北人民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学习本课要积极投入放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有张力的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有些感悟层次尚浅,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培

2、养,特别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文章,学习起来更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学习课堂,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其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情特点,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并指导他们充满激情地大声朗读,通过诵读来体会这篇文章的气势和主旨。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2、品味排比和反

3、复句的节奏、气势与激情,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感情。3、感受安塞腰鼓的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对人生的思考。重难点:1、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学习作者运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场面的写作技巧。2、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绩优学案》《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导1、情境导入2、走近作者,介绍安塞腰鼓3、检查预习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方言以及跳跃性很强的词语,如何理解?如:乱蛙强震火烈四野烧灼惊异奇伟渺远二、读1、教师范读2、指导朗读,学生试读安

4、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我们重点品读,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精品文档排山倒海的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助的。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第三部分鼓声戛然而止,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三、悟1、明结构。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

5、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2、“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文章开头的“静”和结尾的“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各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这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呢?(以动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与第-部分形成前后呼应。)四、赏1、寻美点。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2、在互动中

6、体会文章感情,讲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掌握文章主旨。①请同学们起来说说找出的优美句子。重点讲解运用排比、反复的句子(包括情感、重读、效果)。让同学们在对比中体会文章的感情。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本文大量运用排

7、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②除了鼓声,作者还描写了后生们的动作。重点讲解“搏击”一词,与其他描绘打鼓的动词(打击、敲打)相比,作者为什么要用“搏击”,这体现了后生们的顽强的生命力。与安塞腰鼓的发源地——黄土高原联系(搏击腰鼓、更搏击贫瘠、搏击艰难的生存环境)。让同学们体会文章的主旨。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③回头看,安塞腰鼓不仅仅是写腰鼓,还写人、写环境、写土地。(老师点明主旨)④要求同学们找出最能体会作者情感的句子(提问)。讲解反复的修辞手法(情感效果、在全文中的作用)⑤短句和感叹句的运用。(为

8、了传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语,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没命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短句,感情朗读。)五、练本文大量运用排比、语方气势磅礴,感情抒发强烈。请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描摹一个场面。(如扭秧歌的场面、运动会的场面等)教学反思:3欢迎下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