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

ID:57746540

大小:608.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_第1页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_第2页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_第3页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_第4页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97~201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于松梅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连116029)摘要近20年左右,以社会认知理论命名的个性新观点正悄然兴起,并成为心理学重新综合趋势的重要反映。这一研究取向认为人是可以认知的、社会的人,并强调把认知过程看作是理解复杂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把钥匙。在个性心理学领域,沃尔特·米契尔(WalterMischel)是采用认知变量解释个性差异并做出非凡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该文着重从米契尔的三大重要

2、研究领域:认知原型分类、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出发,详细阐述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并对其个性理论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要评价。关键词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认知原型,认知情感单元,自我延迟满足。分类号B8481引言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深深地受到个性认知理论和早期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在某些观点上可隐见认知心理学家凯利的建构选择论和重视人类动因作用的观点,以及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Rotter,JB)的价值期望理论和班杜拉相互作用论的观点。他对自我控制的延迟满足现象的研究兴趣,直接导源于他在[1]临床上对“少年犯罪”的工

3、作经历。1968年他出版的《个性及其评定》一书,对特质论的一致性提出挑战,确立了其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的社会认知取向。20世纪70、80年代,就认知结构稳定的个体差异,米契尔提出了认知原型理论,并对能够预测个体成熟和社会适应的延迟满足能力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不仅试图揭开其心理发生机制,而且还为整合个性理论提供了翔实的实证材料。20世纪90年代,米契尔提出[2]了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对情境、个性倾向、动因和个性结构的一致性重新进行了探讨,调和了社会认知论与特质论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综合、统一趋势。2米契尔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的主

4、要观点2.1认知原型分类认知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将人和事物进行分类,从而起到简化和概括信息的目的。当人们在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某种认知范畴或类别时,通常会用原型作为范例来衡量某一物体。Rosch运用原型分类法曾对自然概念的分类进行研究,他认为原型是关于某一类事物的典型特征模式,当物体特征与原型认知范畴越接近,就越有可能被划归到某一原型范畴中。如橘子和苹果常被人们看成是水果的原型,而桃和杏由于[3]与这些原型非常接近,它们要比番茄和鳄梨更易被人们认作是水果。原型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符号或分[4]⋅类参照点的功能,被看成是概念的“概括表象”。米契

5、尔在Rosch研究的基础上,对人们有关人、情境及情境中的人的类别知识展开了系统研究,他发现人们对人和情境的分类也如同对事物的分类一样存在着相应的3种层次结构,上位水平(superordinatelevel)代表着相对概括、抽象的类别知识;下位水平(subordinatelevel)代表着具体、特定的类别知识;而中间的基本水平(basiclevel)则是不太抽象、信息丰富而不冗余、最易被人采用、最“经济”的类别知识。即基本水平的类别具有最佳的信息量和区分度,被人描述为以“最小代价包括最多信息”的“最经济”收稿日期:2002-09-19*全国

6、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BBB010467)。197-198-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5]的类别水平,而且具有某种特权的性质,它能使人们对其分类更为迅速和容易,因而成为认知原型。考虑到传统上专业人士对社会认知所采取的二分法——人和情境的局限,米契尔认为最丰富、最生活化的和最有用的认知社会结构,本质上可能是一种混合的状态,即对情境中的人(people-in-situations),或情境中人的生活目标,或情境中的行为脚本等几种分类的混合物。他对此种混合原型的研究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假设,再现了人类社会认知的复杂性——即情境原型与人和社

7、会行为的特征发生交互影响,而且在混合原型的内容上呈现出一种以人为导向的特点,尤其以人的气质、行为和外表特征为主,这一特点使情境中人的原型的可利用性明显增加。对原型形象形成的反应时研究也表明,情境中的人的原型形象比单纯的人[6]的原型形象的反应时要短,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认知原型类别知识建构的本质。原型分类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对人和物体进行分类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也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解释人的个性和社会行为的本质。米契尔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原型,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决定了人们即使在面对同样的人或事物时,由于这种不同的认知原型和分类标准而导

8、致有不同行为。此外,由于认知原型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这使得人们在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2.2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CAPS)2.2.1个性系统的认知—情感单元米契尔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