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

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

ID:57754733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2

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_第1页
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_第2页
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_第3页
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_第4页
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职工劳动保护程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订记录日期修订者版本修订内容概要涉及页次2018-9-6行政部A0新制定所有审阅情况人员编制审查批准行政部日期2018-9-61.目的为了切实搞好女职工劳动保护,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女职工劳动管理。3.内容3.1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规和建设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负责女职工劳动保护专兼职人员,加强管理和监督。3.2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工资按国家规定发放,不得影响工资调整及有关福利待遇,不得因此停薪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如合同期已满,必须延续到孕期、产假和哺乳期满),不得以女职工上述生理特点为由,将其转为待聘、编余人员或辞退。3

2、.3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以及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一)对妊娠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妇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适应原劳动的,根据合同医院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劳动。(二)对妊娠满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适当减轻工作,并不得安排从事夜班劳动。(三)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做劳动时间。对生产一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  (四)孕妇孕期及分娩时在合同医院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按《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

3、办法》执行。3.4产期保健  女性员工分娩,可享有薪法定产假。公司按國家規定实施相关政策並享受休假待遇。除正常98天产假之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80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15日的陪产假。难产的可再增加30日产假,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子女增加15日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须提供医院相关证明(准生证,出生证或医生诊) .5加班anscusswithOrwell,ng

4、断证明书)。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3.5产后保健  (一)女职工产假期满,恢复工作时,允许有1至2周时间逐渐恢复原定额工作量。  (二)女职工产假期满后是否办理离岗休假,根据工作情况和本人自愿的原则,依照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由有关部门批准执行。3.6要重视一线女职工的厕所建设,应为蹲式;3.7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属于劳动争

5、议的,依照《劳动法》规定办理。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3.8对违反侵害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部门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其所在的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行政处分,并责令该单位给予被侵害女职工合理的经济补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9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制度。4.0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岗位风险评估程序4.1目的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使风

6、险得到降低和消除。4.2范围涉及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的所有工作场所4.3职责4.3.1由安全主任会同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定期对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4.3.2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4.4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4.4.1安全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4.4.2社会责任委员会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5.0程序5.1.1对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风险的鉴别与评估由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代理人负责。5.1.2成立由内审部、该作业或活动的部门主管、和相关代表组成怀孕女工和新生

7、妈妈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小组。5.2确定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5.2.1根据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5.2.2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5.2.3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虑下列各相关项:A、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B、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雷射、微波、紫外线、坠落、撞击、机具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