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

[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

ID:57786851

大小:19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4-02

[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_第1页
[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_第2页
[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_第3页
[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_第4页
[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ppt 20页).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账户、复式记账和 借贷记账法一、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借贷记账法第一节账户一、账户的含义1、账户的定义2、账户分类的主要依据账户是分类设置的,分类是由账户名称显示的。账户名称又称为会计科目,必须了解会计科目。二、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的含义及其与账户的关系会计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是账户的名称。从账户的角度看,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但在会计实务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2、会计科目的内容和范围国家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会计科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科目的核算内容。第二,科目的使用方法

2、。会计科目表为每一个会计科目编制了一个固定的号码,这些号码称为会计科目编号。3、会计科目的级次会计科目一般分类两级,第一级为总分类科目,第二级为明细分类科目。目前在我国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总分类科目是统一制定的,明细分类科目的设置则有较大的灵活性。三、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反映账户基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左方账户名称右方账户中记录的金额有: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第二节复式记账

3、一、记账方法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数据,或者说把各种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账户,则称为记帐。记帐方法单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二、复式记帐原理复式记账的定义复式记账的特征复式记账的科学性第三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将每一个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为“借”,右方称为“贷”,分别成为借方和贷方。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借记”意味着在账户的左边登记账目,“贷记”意味着在账户的右边登记账目。二、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和账户结构借

4、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资产增加额费用增加额负债减少额所有者权益减少额收入减少额资产减少额费用减少额负债增加额所有者权益增加额收入增加额1、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 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2、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借方收入

5、类账户贷方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或转销额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发生额)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费用类账户贷方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或转销额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发生额)3、利润账户的结构“本年利润”账户借方本年利润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年度内亏损)本期成本费用转入额期初余额(年度内利润)本期收入转入额本期转入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本期转入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年度内亏损)期末余额(年度内利润)“利润分配”账户借方利润分配账户贷方期初余额(上年度结转下来的未分配利润)

6、已经分配的本年利润额本年利润转入额本年分配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本年转入额合计(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末分配利润的累计数)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账户、金额和记账方位(即借方或贷方)的记录,称为会计分录。四、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编制“本期发生额试算表”进行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2、编制“本期期末余额试算表”进行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末=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贷方余额合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