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笔记(原创).doc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笔记(原创).doc

ID:57803317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笔记(原创).doc_第1页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笔记(原创).doc_第2页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笔记(原创).doc_第3页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笔记(原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笔记(原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空气(第7课)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空气中氧气质量的测定.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固体小颗粒)、放热 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讨论:(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漏气 ③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2)进入水的体积大于1/5的原因:①止水夹没有夹紧②燃烧匙伸入集气瓶速度过慢    (2)还能说明氮气的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3)集气瓶内水的作用:加速冷却,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空气污染

2、药品的选择条件(缺一不可)(1)生成的不能是气体(木炭、硫不可以)因为不会形成压强差 (2)能在空气中燃烧(铁不可以) (3)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镁不可以)2.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N2:78% 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化学式)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冰水混合物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如:空气、 稀有气体、海水、各种溶液等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第8课)1.氧气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

3、气大、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用途:(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注:氧气没有可燃性2.氮气N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用途:作保护气等3.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的总称)—混合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稳定) 用途:作保护气、光源4.臭氧O3 用途:吸收紫外线,有味道 三.保护空气1.空气污染物粉尘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不包括二氧化碳CO2)2.危害: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暖CO2、

4、臭氧层破坏、酸雨SO2、NO2(三大环境问题)3.保护措施 (1)加强大气质量检测(2)使用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课堂训练:如何鉴别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2—2氧气(第9课)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液态.固态呈淡蓝色)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助燃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氧化性 (1)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注:①底部放水的目的:吸收二氧化硫SO2防止空气污染②反应条件只能写“点燃”,不能写“燃烧”③燃烧匙要由上往下缓慢伸入

5、,目的是为了充分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使现象更明显④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如:不能说生成二氧化硫 (2)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现象:在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燃烧注:①底部放水的目的:防止熔化物落下是集气瓶底破裂 ②铁丝盘成螺旋状,目的.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③下端系一根火柴,目的: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引燃铁丝(4)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一光、二热、三生成”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第10课)1.化

6、合反应:多变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C氧化化A化合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是基本反应)【氧既可以指氧气,也可指含氧物质中氧。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3.关系  A:B:C: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4.缓慢氧化(1)与燃烧的共同点:都放热、都是氧化反应(2)例: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和醋、铁生锈、农家肥的腐熟2—3制取氧气一.O2的实验室制法(第11课)二氧化锰1.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 加热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

7、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一变二不变”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的作用注:(1)改变指加快或减慢   (2)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3)同一反应中可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4)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量   (5)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   (6)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KMnO4制O2时,MnO2是生成物三.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一变多”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四.实验室制取氧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