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育思想.doc

孔子的德育思想.doc

ID:57837352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1

孔子的德育思想.doc_第1页
孔子的德育思想.doc_第2页
孔子的德育思想.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德育思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的德育思想 及现实意义    (一)德育首位,全面发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放在培 养 君子的首要位置,所谓“君子怀德”,即一个人要 成为 君子,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应放在第一位。“仁”是孔子德育思想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核心。孔子心目中的“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有仁爱之心才能称其为人。虽然孔子讲的爱人,本质上有次第等级,但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仍有极高的价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孔子从人的内在心灵的需求中所揭示出来的人本主义哲学关于人与人

2、之间相互关系的命题。这些命题表现了孔子对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刻性,也是孔子德育思想之所以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秘密之所在。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把“和为贵”作为仁者的基本信念。“礼之用,和为贵”是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著名思想。忠恕

3、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

4、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孔子认识到德育是一种必须与智育、美育和体育完整结合的大教育。孔子提倡的《六艺》,礼、乐重德,乐兼含美育,书、数重智,射、御重体,“六艺”则是诸育兼备,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孔子《四教》的“文、行、忠、信”和《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都体现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要求。(二)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孔子德育思想中,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孔子特别强调了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矢志不移地实践他的“

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主张。他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当作学校的根本宗旨,把德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育学生,这里的“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围。孔子非常注重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伦理关系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百善孝为先。孔子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孝”为核心,以“孝”为做人的根本,对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人伦关系十分重视。孔子认为“孝”为“仁”之本。“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鲜明地揭示了子代对父辈所代表的文化的遵守和弘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6、也”突出地体现了“孝”的家庭和睦功能和社会稳定功能。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转型时代。孔子正确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把“道德教育置于一个与社会变革、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和法制约束有着广泛联系的大系统中来考察和实施,‘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教育人民及陶冶德行的有机的总体。孔子认为,要解决社会矛盾,就要从社会个体修养入手,使个体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都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社会就会稳定,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也就会到来。(三)突出主体,注重个性  突出和强调学

7、生主体性的教育观是孔子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德育要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在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时才从旁边进行点拔。类似的还有:“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提倡德育主客体之间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