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1《认识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1).doc

高中物理:1.1《认识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1).doc

ID:57841339

大小:10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物理:1.1《认识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物理:1.1《认识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1.1《认识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认识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3.渗透具体问题

2、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质点的概念2.从实例中体会参考系的重要性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三、教学方法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有关物理概念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从生活实例引入:如:汽车在马路上飞驰汽车对马路位置改变江水咆哮地奔向远方江水对河岸位置改变总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怎样描述机械运动,即怎样地描述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呢?(二)新授内容1.参考系参考系是研究机械运动的标准,要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取参考系。(1)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

3、物体就叫做参考系。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为参考系,就认为它是静止的。在选定参考系后要假定自己站在参照物中去观察物体的运动。(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系,比较才有意义。(4)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例如,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而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2.质点研究物体的运动,第一步是要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

4、位置及2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例如:(1)投掷手榴弹时怎么样测量投掷距离?   (2)把教室的课桌向后推出0.5m怎么样测量距离?   (3)你从校门口向校园内走100m,你现在在哪儿?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为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引入质点是为了使物体的位置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使物体的复杂运动转化成点的运动。(1)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即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2)质点是人们为了使实际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引入理想化

5、模型,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尽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物理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撇开不考虑的只能是与当前考察无关的因素,和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3)关于质点简化的条件性一个物体能否抽象成质点,并不是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大小,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①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看作质点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形状就无关紧要了,可以把整个物体当质点。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候,就

6、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当然,假如我们需要研究汽车轮胎的运动,由于轮胎上各部分运动情况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了。要注意的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车的运行的时间,可将火车看成质点,而火车过桥时,计算火车过桥的时间,不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②有转动但转动为次要因素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质点。③物体的形状、大小可忽略再如:乒乓球旋转对球的运动的较大的影响,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乒乓球简单看作质点。(四)课后作业:课本P3第2、3题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