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 3宋明理学

必修三专题一 3宋明理学

ID:5796536

大小:1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5

必修三专题一 3宋明理学_第1页
必修三专题一 3宋明理学_第2页
必修三专题一 3宋明理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专题一 3宋明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1.魏晋时期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的困境是由于(  )①佛教盛行 ②道家学说广泛传播 ③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④佛教代替儒教成为正统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魏晋时期,佛、道两教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学的独尊地位。③④说法错误。答案:A2.(2013·潍坊模拟)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D.充实了伦理纲常解析 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而

2、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答案 C3.某历史人物的陵园前有一石质牌坊,上镌对联,曰:“一代宗师承前启后开儒派新境,万物在理道统相传展洛学高风”,这副对联纪念的历史名人是(  )A.朱熹B.王阳明C.程颢、程颐D.陆九渊答案 C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

3、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本题考查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关系。A项是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C项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不选;D项不属于理学的“创新”,不选。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答案:B5.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解析: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

4、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所以答案为A项。答案:A6.[2014·全国大纲卷]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C [解析]本题以纂修族谱为切入点,考查明清儒学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清修族谱的关键是“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突出的是宗族血缘关系的加强。修族谱说明明清时期宗族观念加强,故排

5、除A项;社会等级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故B项不正确;D项本身错误。明清理学盛行,成为凝聚宗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故答案为C项。1.[2014·广东卷]《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A [解析]本题以《红楼梦》的故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提取有效

6、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看出贾父对四书五经的重视,A项与此意相符。重视“四书”不一定轻视《诗经》,故B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富家子弟弃儒从商,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作品,不可能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2.(2014·湖南邵阳联考)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解析:选C。3.(2013·晋中市)

7、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途径是(  )[来源:Zxxk.Com]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答案]B[解析]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故选B项。4.[2014·南通一模]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主张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

8、系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C [解析]据题干“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的事上磨炼,同样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