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

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

ID:58174542

大小:7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6

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_第1页
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_第2页
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_第3页
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_第4页
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四地质作用与地貌【考点解读】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对共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知识体系】【热点题型】题型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例1、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解析】获取和解读信息1.从文字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岩层埋藏深度的概念2.从图

2、表中获取信息专题四—8【提分秘籍】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有指导作用(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图所示。(2)利用背斜构造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如图所示。专题四—8(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外力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产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4)利用断层找水

3、,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区烈度会变大。【举一反三】[来源:学.科.网Z.X.X.K]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3)题。(1)与图中丙山脉走向一致的山脉是(  )A.横断山脉B.秦岭C.大兴安岭D.阿尔泰山(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地质剖面处(  )A.有沉积岩和变质岩两类岩石B.发生了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两

4、种内力作用C.丁为断层,戊处岩层相对上升D.只发生了堆积和固结成岩两种外力作用(3)鲕状灰岩(O1)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有可能找到石油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热点题型】题型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例2.(2013年高考福建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专题四—8(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获取和解读信息1.从文字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2.从图表中获

5、取信息【答案】(1)D (2)C【提分秘籍】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1)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

6、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专题四—8(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举一反三】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可能是(  )A.河卵石 中粗砂 粉细砂B.河卵石 粉细砂 中粗砂C.粉细砂 河卵石 中粗砂D.粉细砂 中粗砂 河卵石(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7、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D.⑤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早【热点题型】题型三解读地质剖面图例4、(2013年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回答(1)~(2)题。专题四—8(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A.①②   B.③④C.③⑤D.⑤⑥(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解析】获取和解读信息【答案】(1)C (2)C【提分秘籍】地质剖面图的解题方法1.背斜和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