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脾肾论治老年高脂血症-论文.pdf

从肝脾肾论治老年高脂血症-论文.pdf

ID:58299494

大小:175.1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从肝脾肾论治老年高脂血症-论文.pdf_第1页
从肝脾肾论治老年高脂血症-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肝脾肾论治老年高脂血症-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220·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O月第33卷从肝脾肾论治老年高脂血症李淑玲(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2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关键词]肝脾肾;论治;高脂血症[中图分类号]R5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202(2013)2O-522OD2;doi:10.3969/j.issm10050202.2013.20.148高脂血症是指人体内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生,滞留经脉,阻碍血运,瘀血内生,日久痰瘀变生膏脂。如佟正常高限的一种病证,目前全国超过1亿的人口需要接受调脂丽娟认

2、为肝失调达,致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调,化生精微物质治疗(2007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依据高脂血症的的功能减弱,可致痰瘀内生,血脂升高。肝的疏泄功能不利,又临床表现其应当归属于“脂”、“膏”范畴,中医学对其论述可追会对情志,胆的功能有影响,出现情志异常,抑郁、烦躁等,口干溯至《内经》,《灵枢·卫气失常论》谓:“人有脂,有膏,有口苦,胁肋胀痛等症,故临床上高脂血症的患者伴见上症者应肉⋯⋯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膏脂为津液之浊者,与津液治以舒肝醒脾、化痰散瘀为法,选用柴胡舒肝散或逍遥丸,合失同源,咎其病因责之

3、于“痰浊”、“血瘀”,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笑散加减。故从健脾、疏肝、补肾着手,采用化痰,散瘀之法,来调治老年高脂血症,收效显著。3从肾论治高脂血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包1从脾论治高脂血症括肾阳一具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的作用;肾阴一脾位居中焦,“为生痰之源”,主运化水谷、水湿,升举清阳,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主水,具有主持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有吸收和输布水谷、水湿,防治其在体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肾阳有促进气的产生,加强脾胃内停滞的作用。若恣

4、食肥甘厚味和醇酒之品,损伤脾胃,使其的消化吸收功能,。肾阳虚,气推动血、津液无力,痰浊瘀血内生,运化无权,水津不能四布,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停聚体内,不能同时脾阳失于温煦,运化失调,升清降浊无力,痰浊内生;。肾阴及时转化和排泄,留而不去,聚湿为痰,聚痰为脂,聚脂为膏。不足,阴不制阳,灼津为痰,肾阴虚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气行如《医学入门》云:“善食厚味者生痰”;《景岳全书》“脾虚不分不畅,运血无力,而致血瘀,痰瘀凝聚为膏脂。张景岳言:“痰之清浊,停留津液而痰生”。孙丽英等⋯总结众医家经验认为,脾化无不在脾,痰之本

5、无不在肾。”。肾为水脏,主水液,久病伤肾,虚生痰浊,痰浊中阻又可使脾失健运,导致痰浊脂质不断凝聚,或年老体衰均可导致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开阖失施,导致机体血脂增高;徐济民通过实验证实痰浊型的冠心病患者的总胆水湿、津液代谢障碍,痰浊滞留于血脉,则痰聚脂生。故临床上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非痰浊型和正常对照。常见中年后出现高脂血症,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若痰浊阻于中焦,使脾不升清,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常伴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或五心烦热,心烦不安,腰膝酸软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等

6、症,故临床上高脂血症等,应治以温肾填精,化痰祛瘀为法,选用六味地黄丸或济生肾的患者伴见上症者应治以健脾、化痰、除湿为法,选用健脾丸或气丸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4结论2从肝论治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成因,也是诱发心脑血管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年老体衰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运动等因素导致肝、脾、肾功能受损,痰浊、瘀血内生所致。正如寇疏散通畅,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也随之而畅通无阻。七情五辉所言高脂血症

7、的病机特点是以脾肾亏虚、肝脾不调为根志等情志活动异常,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气滞则津血运行本,而湿盛、痰阻、瘀滞是其病变之标。肝主疏泄,是瘀血形成不畅,留滞成痰成瘀,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七情沮乱,的重要环节,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肾主水化气,为先天之脏气不行,郁而生痰”,痰瘀互结,损伤脉络,又会进一步导致气本,对五脏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主持全身水液输布。若机不利,脉道不畅,病理产物痰浊、瘀血内生并郁积体内,导致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气化,则气血运行不畅,津液内停,化脏腑功能失衡,气血津液代谢

8、紊乱。《血证论》日:“木之性主生膏脂,故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时应从脾,肝,肾辨证人手化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失疏痰,祛瘀以调脂。泄,克犯脾胃,脾失健运,以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痰浊内5参考文献第一作者:李淑珍(1982‘),女,主治医生,硕士,主要从事疾病临床l孙丽英,焦亚斌,康广盛.高脂血证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药学报,2oo4;3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