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

ID:58352062

大小:34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9-07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_第1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_第2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_第3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_第4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概念反应时间的研究简史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减法反应时加法反应时开窗实验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测量反应时间的注意事项一、反应时间的概念反应时间(reactiontime,RT)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反应变量之一。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为止。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

2、的潜伏期”。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消耗的时间最多。二、反应时间的研究简史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早始于天文学。“人差方程”——不同观测者所得数据的差异。1850年生理学家Helmholtz运用反应时间来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发明了分离反应时间的实验。1879年,Wundt及其学生以反应时间为指标进行了一系列得实验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认知心理学兴起。三、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减法反应时加法反应时开窗实验1、减法

3、反应时Donders受天文学家关于人差方程研究和Helmholtz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研究的影响,于1868年在其“关于心理过程的速度”一文中,把心理时间的测定引入心理学,并提出反应时间的相减法。(1)反应时ABC(1)Donders首先测定3种不同的反应时间:A-反应时间:S1→R1B-反应时间:S1→R1S2→R2C-反应时间:S1→R1S2(1)反应时ABC(2)A反应时C反应时C−AB反应时C反应时B−C基线时间辨别时间选择时间(1)反应时ABC(3)反应时间的相减法最初是被用来测定某一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的。但是,反过来看,也

4、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反应时间相减法的。(1)反应时ABC(4)减法反应时间的实验当时受到内省心理学家的攻击。当一个训练有素的内省者进行Donders反应时,他们注意到C反应的感受不像是一个A反应加上其他的什么东西,B反应也不像是C反应加上别的什么,而是觉得三种反应均不相同。(2)Posner的实验Posner等曾设计过一个实验,运用反应时相减法来证实,短时记忆的信息除听觉编码之外,是否还存在视觉编码的问题。他们在实验中安排了两种材料:一种是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如AA;另一种是形状不

5、同但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母如Aa。并安排了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同时呈现;另一种是继时呈现,时间间隔为0.5s、1s和2s。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反应都是“相同”。(2)Posner的实验——结果(2)Posner的实验——结论应用减法反应时间的方法,证明了某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可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2、加法反应时(1)Sternberg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识记项目的数量(记忆集大小)探针刺激的质量(清晰

6、和不清晰)反应的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2、加法反应时(2)识记项目的编码探针刺激的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反应组织反应时间探针刺激的性质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图2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3、反应时间的“开窗”实验看第一个字母出声转换看第二个字母将转换结果储存被试按键转换开始转换结束被试再按键编码阶段转换阶段储存阶段第一个字母加工的反应时间图3“开窗”实验: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阶段四、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研究者们为了研究人类信息加工的特性,常常把反应时间作为指标。其考虑的逻辑是,心理加工过

7、程的复杂性和反应时间的长短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即对一个复杂刺激的加工所需时间较长;而对一个简单刺激的加工时间则要短一些。然而,反应时实验中除了反应速度之外还有反应准确率问题。研究者们注意到,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这就是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speed-accuracytrade-off,SAT)。五、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1)有人研究过反应时间和判断次数以及

8、判断信息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方法大致如下:50mm40mm~60mm完全没有信心完全肯定右边一段长完全肯定左边一段长五、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2)4045505560-1000+100050100%LCM123456TM秒%LCMTM比较刺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