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

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

ID:58560726

大小:5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9-06

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_第1页
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_第2页
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_第3页
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_第4页
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力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张明和王亮》CONTENTSPART1小组分工PART3案例介绍PART2分析案例PART4案例总结1PARTONE小组分工小组分工————————案例分析演讲ppt制作ppt2PARTTWO案例介绍张明是某重点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大学一毕业就在一家大型企业找到了令同学们羡慕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张明自己也很满意,不仅专业对口,收入也很理想。张明开始了自己日复一日的职业生涯。转眼两年过去了,张明对自己的工作也早已应对自如。他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完成分给自己的任务,尽量不主动去参与分外的事。五

2、年后,张明坐上了主管的位置。他开始专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不知不觉到了40岁,张明的职位再也没有得到提升。这时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明的公司突然被另一家竞争对手收购,接着就是机构重组。张明和其他一些老同事被列入了待安置的名单里。后来因为另一名主管不满意新的职位安排辞了职,张明才算保住了自己的饭碗。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他实在难以接受,他抱怨公司没有人性,抱怨社会变化太快,抱怨政府没有完善的社保系统,他就这样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一直到了退休。退休那天,张明哭了,他想起自己20岁时曾梦想做一名优秀的财务经理,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

3、候、怎样丢掉这一梦想的。可现在他知道什么都晚了。王亮是一所走读大学机械系的毕业生,一没有当地户口,二没有名牌大学学历,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为了生存,王亮到一家朋友开的小公司帮忙做网页设计。虽然收入微薄,但他却非常投入,一干就是两年。这使他的朋友很感动,于是推荐他去一家跨国公司应聘,竟然被录用。新工作的职位是管理见习员,收入也不高,但王亮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一年后,他完成了各部门的实习,被分配到设备保管部做技术员。因成绩突出,三年后又被提为主管工程师。后来公司全面推行6-Sigma管理

4、,他被评选为项目推动小组成员,并接受专业的绿带资格培训,在项目组又做了三年。这种工作经历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能力,开阔了他的眼界。公司在南方成立分公司的时候,他被提升为华南区总经理。40岁那年,又被提升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离开公司后,王亮并不清闲,因为公司还聘他为高级顾问,他还是公司董事局成员,还有很多高校请他去做客座教授。学生们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说:“其实成功没有什么秘诀,如果有也是一些众所周知的法则。我个人成功主要有两个法则:一个是态度,一个是目标。我把它叫做个人使命”。他对大学生们的忠告是:20岁是你事业的起

5、步期,如果这时你来没有自己的梦想,你将来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40岁是你事业的飞跃期,如果此时你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你可能永远都在起步期60岁,这时你并不需要特意做什么。如果你前40年做对了,这时你想不辉煌也难;如果你前40年没有做对,这时你想不凄凉也难。思考题:张明和王亮的际遇有什么不同,造成他们最后成就不同的主要原因在哪里?3PARTTHREE案例分析工作背景及经历际遇张明:重点大学金融系,大型企业且专业对口的理想工作。头两年工作稳定,第七年升职至主管;四十岁公司被收购重组,面临就业危机,后因另一主管辞职保住

6、职位,生活、工作中满是抱怨直至退休。王亮:普通大学机械系,没有当地户口,没有名牌大学学历,没有满意工作。头两年在朋友开的小公司做网页设计,朋友推荐他去一家跨国公司应聘,被聘为管理见习员,一年后实习结束分配到设备保管部做技术员,三年后被提为主管工程师。后来公司全面推行6-Sigma管理,他被评选为项目推动小组成员,在项目组又做了三年。公司在南方成立分公司时,他被提升为华南区总经理。40岁那年,又被提升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举家迁到北京。十年后,成了集团亚洲区副总裁,一直干到退休。离开公司后,他并不清闲,公司还聘他为高级

7、顾问,同时他还是公司董事局成员,还有很多高校请他去做客座教授。原因工作态度张明:按部就班地完成分给自己的任务,尽量不主动去参与分外的事。抱怨公司没有人性,抱怨社会变化太快,抱怨政府没有完善的社保系统,生活、工作中满是抱怨直至退休。王亮:虽然收入微薄,但他却非常投入;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退休离开公司后,他并不享受清闲,公司还聘他为高级顾问,同时兼任公司董事局成员及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张明: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经理,但态度决定了一切。王亮: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掌握基本法则,坚持去做。工作目标4PAR

8、TFOUR案例总结这个案例让我们想到了“青蛙效应”。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然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