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

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

ID:58572155

大小:1.1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0-20

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密度异常及其防治什么是骨密度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它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和依据。骨密度测量的意义骨密度测量是目前医学中判断骨质变化、诊断骨质疏松、监测锻炼或治疗效果及预测骨折风险的最直接、最明确的检测手段,为骨质异常的患者提供了临床最可靠的测量数据。随着老年化社会的进入,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在美国每年因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人数就有150多万,而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32亿,骨质疏松患者约9000万,可见骨质疏松的诊治已成为当

2、务之急。并且临床激素广泛应用及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人数的增多,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准确的骨密度测量是非常必要的。我校附属医院现在使用的就是现在比较先进的超生骨密度仪,是08年引进韩国制造的,去年我校教职工体检就验证了它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先进的超声骨密度仪骨密度异常的类型骨质减少骨质疏松正常骨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原发性继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轻到重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

3、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骨质疏松是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1、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白天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

4、、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3、骨折。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型)

5、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显著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叫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骨质疏松分类骨密度异常的原因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骨密度异常(多指骨质疏松)就是“缺钙”。事实上,医学研

6、究骨密度异常还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内分泌、年龄和性别、运动、衰老、疾病、药物、遗传等因素有关。下面我们看一下我们学校去年教职工的体检情况:一、营养不均衡钙缺乏。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与机体钙缺乏有关。如果饮食中钙摄入量不足,或是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就会引起机体负钙平衡。为了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机体会通过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促进骨质溶解,使骨骼中的钙“迁徙”到血液中,从而导致骨质减少,即骨量丢失。这种钙入不敷出的状态长期延续,骨质就会变得疏松多孔而易于骨折。膳食钙磷比例不平衡

7、。膳食钙磷比例不平衡会影响钙的吸收。膳食中钙磷的适宜比例为儿童2:1或1:1,成人1:1或1:2。任何一种元素过多都会干扰另外一种元素的吸收,并增加其排泄。我国营养调查显示,居民每日膳食中钙含量为405.6毫克,磷为1047.6毫克,钙磷比例为1:2.6,磷的比例偏高,这也可能是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一、营养不均衡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调节血液中钙的含量。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内的维生素D合成。如果人体对维生素D膳食摄入不足或缺乏日照等,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D水平过低,影响钙的吸

8、收。脂肪摄入过多。膳食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时,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皂钙,并由粪便排出从而使结合的钙丢失。另外,膳食中的植酸、草酸等都能和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盐而影响钙的吸收。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可导致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新骨生成减少,若同时存在钙缺乏,那么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性就会增加。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临床研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