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pdf

白杨礼赞-教案.pdf

ID:58608204

大小:87.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8

白杨礼赞-教案.pdf_第1页
白杨礼赞-教案.pdf_第2页
白杨礼赞-教案.pdf_第3页
白杨礼赞-教案.pdf_第4页
白杨礼赞-教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茅盾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重点难点1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大毡子(zhan1)开垦(ken3)外壳(qiao4)主宰(zai3)坦荡如砥(di3)潜滋暗长(qian2)无边无垠(yin2)诸如(zhu1)倦怠(dai4)婆娑(suo1)恹恹欲睡(yan1)丫枝(ya1)晕圈(yun4)虬枝(qiu2)参天(can1)初融(rong2)

2、秀颀(qi2)2.解释下列词语。(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第1页共5页成,妙手偶得之。”(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8)秀颀:美而高。颀,高。3.(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2)思考课文预习提示。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

3、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2.什么是象征手法?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区别标志,(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3.“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

4、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4.导语(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第2页共5页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有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三、正课1.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

5、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

6、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第3页共5页平凡”的含义。讨论、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3.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讨论

7、、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讨论、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5.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讨论、明确。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

8、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四、小结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