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

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

ID:58690774

大小:601.5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20-10-04

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学习第一节小学儿童的知觉发展与学习认知广义认知:认识。狭义认知:获取、加工、贮存、运用信息的过程。小学儿童的认知活动始于知觉,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一、知觉的含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不是简单地将感觉信息相加,而是将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涵义及产生的条件知觉:现实刺激与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知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觉实质:是一种模式识别,也就是把感官获得的信息与记忆

2、中已经贮存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并作出最佳匹配的过程。知觉产生的条件:1、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2、正常的感官和中枢神经系统。3、适当的知识经验。知觉理论:模式识别1、模板说该假说认为人的记忆中贮存着各种各样的模板,这些模板是在过去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模式的拷贝。当人知觉事物时,就是将当前的模式与记忆中贮存的模板进行比较,作出最佳匹配,模式就得到了识别。由于现实世界中的模式是无限的,人难道要贮存无数个模板吗?如果模式在外形、大小、方位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即使已经贮存了该客体的模板,可是,人们还能够把它识别出

3、来吗?2、原型说该假说认为人在记忆中贮存的并不是一个个特定模式的拷贝,而是反映一类客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原型,因此,人在知觉事物时,将感官获得的外部刺激与原型比较,只要近似匹配就可以识别。3、特征说该假说认为,任何模式都是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构成的,这些元素或成分就是特征,人在记忆中贮存的就是过去刺激的各种特征,模式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特征和特征的分析。人在知觉一个事物时,首先是对它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与记忆中贮存的各种特征比较,获得最佳匹配,作出识别。G——C——O(字母)呕——沤——讴——

4、抠(汉字)d—b—p—q(拼音)但是如果2个模式中有较多的相似特征,识别时就容易混淆。如二、小学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1、知觉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低年级小学生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东西,观察常常离开目的。在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下,小学儿童逐步学会按一定目的和要求去选择知觉对象,高年级学生在知觉学习材料时,表现出比低年级学生更能排除无关刺激的影响。2、知觉分析—综合水平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知觉的分析综合水平不高,在知觉一个新事物时,往往出现2种倾向——知觉事物较强的部分

5、而忽略了整体;知觉事物的整体而忽视了组成整体的一些重要细节。因而,他们对事物只有一个笼统的、不精确的、割裂的初步印象。试举例说明?Sdudentsport--sbort3、知觉策略的发展(1)知觉搜索的目标性增强(目标搜索策略)。视觉扫描实验(呈现视频”灌木丛”。如果草丛动了,他们会首先看看是否有风,如果没有风,就会寻找有没有小动物。)(2)利用语言刻画知觉对象(语言加工策略)。请回答:下面画的是什么?(3)根据期望知觉对象(期望策略)“少女与老妇”双关图:少女?老妇?空间知觉:刚入学儿童能辨别以

6、后逐步形成复杂的图形知觉、方位知觉4、空间、时间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低年级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远近、东南西北等方位。但他们的方位知觉常常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辨别,否则会出错。高年级儿童:可以离开具体的直观水平,向词的抽象水平发展。时间知觉入学前:在时间知觉方面,掌握了“今天”、“昨天”、“明天”入学后:10分钟、一节课、一天、一星期、一月。到高年级:“秒”、“分”、“世纪”、“时代”、“古代”第二节小学儿童的记忆发展与学习一、记忆的性质记忆——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

7、过程。人的一生能够记住多少东西呢?记忆环节:环境——刺激——感受器——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注意——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复述——长时记忆——反应生成器——效应器——反应——环境(一)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指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不再呈现时仍能保持瞬间的记忆。看电影、TV时就是利用了瞬间记忆。感觉记忆的特点:1、保持时间短:0.25——1秒,最长不过4秒2、记忆容量:大约9——20个字母或物体3、编码方式:按照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4、为了不断接受新的信息,进入感

8、觉记忆的信息绝大部分都迅速消失,只要一小部分被注意的信息,才能保存下来,进入短时记忆。能被注意的信息有三种情况1、事先预期的信息:考前老师所划的范围,“老师讲这一题要考!”。2、强烈或新异的刺激:意外事件、突然一声巨响等。3、主动选择的对象:感兴趣的事物,如军事迷对军事知识的关注。(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介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记忆。短视时忆的特点:1、保持时间短暂:无复述的情况下5——20秒,最长不过1分钟。2、记忆容量:7(加减2)个单元的信息。3、编码方式:主要以听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