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

ID:58691294

大小:4.06 MB

页数:99页

时间:2020-10-04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肖占文河西学院农学系种子生物学SeedBiology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教学目的]了解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重点掌握水分在种子发育、成熟、发芽及其安全贮藏、生理代谢等方面的作用机理;掌握种子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确定种子在各方面的利用价值,为贮藏、加工、检验、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第二节种子水分▲第三节种子的营养成分▲第四节种子生理活性物质第五节种子其它化学成分[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多媒体演示法相结合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种子作

2、为植物繁衍后代的最佳器官,是由各种各样化学物质组成的活的有机体。种子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和分布,与种子的生理状态、耐贮性,营养价值、利用价值、检验方法原理、品质育种密切相关。第一节农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及其分布一、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1、种子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糖类脂类依化学组成分,主要有含氮物质水矿物质结构物质,如结构蛋白、核酸、磷脂、纤维素等贮藏物质,如淀粉、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生理活性物质,如酶、维生素、植物激素等水、矿物质、有毒物质等2、主要化学成分的生理作用(1)生命活动的基质--蛋

3、白质(2)生命活动的能源--淀粉、脂肪,蛋白质有时也可以作为能源(3)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生长素(4)生命活动的介质和生化变化的参与者--水依功能分二、种子的主要化学及其分布(一)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据种子主根要化学成分分类淀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油料种子通常淀粉含量达60—70%,如麦类、玉米、谷子、水稻等。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5—35%,如大豆、豌豆、蚕豆等。含油量一般在30—50%,如花生、油菜、芝麻等。粉质种子——淀粉含量明显高(60—70%),脂肪极少(1~4%)蛋白质(8-12%)——主要为

4、禾谷类淀粉含量也高(50%)——食用豆类脂肪含量也高(20-48%)——油用豆类油质种子——脂肪含量明显高(30—50%),蛋白质亦高(20—30%)同一作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间,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也很明显。蛋白质种子—蛋白质含量明显高(20-30%)主要作物种子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性1、禾谷类主要贮藏物质的含量:淀粉70%左右蛋白质10%左右,脂肪1-3%比较水稻、小麦、玉米:淀粉--差异不大:水稻种子淀粉含量约为65%~70% 、小麦为50%~55%、玉米为72%左右。蛋白质--小麦(11%)>玉米(9.

5、9%)>水稻(8%) ;脂肪--玉米(4.4%)>小麦(1.9%)>水稻(1.4%);玉米胚大,含油高。2、豆类分二种类型:(1)蛋白质高,淀粉也高--豌豆、菜豆、蚕豆、绿豆 (食用豆类)(2)蛋白质高,脂肪也高--大豆、花生 。大豆蛋白质高,花生脂肪高 。(油用豆类)3、油质种子总体看,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也高--如芝麻、向日葵、油菜表2.1谷类作物的化学成分含量(%)表2.1豆类作物的化学成分含量(%)续表2.1油料作物的化学成分含量(%)续二、种子化学成分的分布不同类型的种子,其种胚、胚乳、种被三

6、部分所占比例差异很大,各部分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决定了各部分生理机能不同,营养价值、利用价值不同,耐贮性不同。1.无胚乳种子:包括种皮和胚。其中种胚占的比重大,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贮存其中。子叶很发达,是贮藏组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2. 有胚乳种子种皮、种胚和胚乳所占比例因作物而不同,化学成分分布存在差异。胚--无淀粉(如小麦)或含少量淀粉(如水稻);多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灰分、维生素。特点:营养好,难贮藏;胚乳--包括全部淀粉;蛋白质绝对量大,但相对量低;脂肪少;糊粉层--类似胚果种

7、皮--只有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高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例,其各部分所占比例及所含化学成分如下表。(1)水稻种子各部分的比率(重量)稃壳20-25%皮部(果种皮)水稻米粒(糙米)         10-15%75-80%糊粉层胚乳淀粉层;60-70%胚2.5-4%水稻种子各部分化学物质的分布(%)胚——无或极少淀粉,高蛋白、高脂肪、高可溶性糖含量,矿物质、维生素也高——营养价值高,但易生虫发霉、酸败,不耐贮藏.胚乳——主要为淀粉、贮藏蛋白、低脂肪、低可溶性糖、低灰分、低维生素——营养价值不高、耐贮藏种被——主

8、要为纤维素,多矿物质——无营养价值糊粉层——与胚相似2.小麦麸皮=种被+糊粉层+胚营养上浪费面粉耐贮、合理科学加工利用3、玉米各部分化学组成与小麦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1)胚中除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外,油分含量也高,达30%-40%;(2)胚占的比例大,一般占种子重量的10%-15%,所以,玉米不耐贮藏,玉米粉易发霉变质。在加工中将胚和胚乳分离,胚乳制粉,胚榨油,可提高利用价值.根据化学成分生理功能分类结构物质遗传物质贮藏物质蛋白质、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