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doc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doc

ID:58988041

大小:31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6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doc_第1页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doc_第2页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doc_第3页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案课题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教师赵思林班级2010级2班姓名邓敏学号2013年6月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能判断一个数值是否是某个方程的解.2、能力目标:以求解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经历实践、思考、探索、讨论、交等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学分析1、教学重点: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2、教学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将等量关系转化为列方程.教学方法1、教法:探

2、究式教学为主,讲练结合法为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得新知.2、学法:观察发现法和合作交流法,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的目的.教学用具1、教具:彩色粉笔、多媒体;2、学具:草稿纸、铅笔、红笔.课型:新知课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通过提问问学生多少岁,知道大部分学生为13岁,再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多少岁,给出条件老师年龄加上5再除以2等于学生年龄,让学生算一算老师有多少岁,用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求得,引出课题.2探究新知议一议:  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

3、辆?问:分小组讨论一下,该怎样租车?(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算术方法:(328-64)÷44=264÷44=6(辆)列方程解应用题:设需要租用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①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同学们,我们看看以上两个方程有什么特点?是不是只有一个未知数,且它的最高次数为1?我们给这种方程取一个名字好不好?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试一试:刚刚老师知道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老师年龄为21岁,几年以后学生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二?”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1

4、年后,老师22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二;2年后,老师23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二;3年后,老师24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二.  那可不可能有其他的答案呢?那我们可以列方程解这个题,方程的解就是这个题的解.通过分析,列出方程:②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①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②的解,也就是只要将=1,2,3,4,……代人方程②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把代人方程②,左

5、边=13+3=16,右边===16,因为左边=右边,所以就是这个方程的解.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练习:某班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第一组26人,第二组22人,根据学校活动器材的数量,要将第一组的人数调整为第二组的一半,应从第一组调多少人到第二组去?3课堂小结(提问式)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注意找题中的等量关系.)⑵本节课的解题思想是什么?(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思想.)4布置作业基础题:习题6.1的1、2题.中等题:习题6.1的3题.

6、思考题:你能解出问题2中的方程吗?七板书设计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问题1问题2例归纳练习多媒体展示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