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

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

ID:5906172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29

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_第1页
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_第2页
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_第3页
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_第4页
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语-试卷情况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沙河镇中心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学校沙河小学(盖章)年级六学科语文备课组长张玥玥考生数575均分83.84优分率39.65%合格率93.91%低分率6.08%分数段100-9089-8079-7069-7059-5049-4039-30﹤30人数228187894517522比率39.65%32.52%15.47%7.826%2.95%0.86%0.03%0.03%最满意试题题号二、三最不满意题题号一命题主要特点概述本次试卷注重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了全面的检测。1、改变语言表达方式。试卷

2、命题改变方式,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短文”等,问法较贴合学生思维方式,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起学生答题的欲望、兴趣。2.分值设定合理,题型丰富多变,写、选、读等形式交替出现,从而不断刺激学生,增加答卷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3.试题开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比如:第一题中的第3小题,还有写话部分,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根据提示写话。这些题目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表现自我的空间。充分体现了“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新理念。典型试题得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一、根据要求写字词句练习。1、第1、2小题“看拼音写词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字词掌握的问题不大,但是很多

3、学生填空把握不准,眼高手低,在以后的练习中要加强训练。2、第3和第4小题的类型较好,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正确率很高,这两题从各方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及拓展能力。3、第4小题中的第5、6小题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相信对于平常较多这方面的训练的学生应该不成问题。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题目设计灵活,全面考察学生对课文对解读情况。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动作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

4、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三、阅读短文、完成习题。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应是广阔的,必须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着眼于发展,通过补充、探究收集、调查了解等多种方式进行吐故纳新。让学生在专题性的收集、整理、讲座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汉语言文字的风采、韵致。不同类型的课文使同学们分类总结,掌握中心思想并积极的联想与其他的事物的关联内容,扩展思维。四、习作。从表面来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整体水平的确很高,语句通顺,表达流畅。但是细细分析,其中许多的语言

5、不是学生自己的,缺少了童真、童趣,显得老气横秋。而对于部分学生的习作,更是表现出了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标点不对、病句连篇、主次不清、主题不明、布局谋篇能力的不佳、尤其是明显的背诵范文的痕迹。长此以往,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学生写作的明天:孩子的写作兴趣被严重扼杀了,孩子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削减了,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孩子持续发展的底气不足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2、在教学中,重视生字新词的教学,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会读、会写、会用所学的生字

6、。3、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同时,特别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也可以学生自己提出。4、要重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高年级习作既要在培养兴趣上下大工夫,同时要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想象力,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使学生爱写作,敢想象,这样才能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关注学困生,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抓在平时,常抓不懈,要对学困生的辅导有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并能在日常繁忙的教学中挤出时间,加以实行。对本份试卷的改进意见各个部分的

7、命题可以稍微更加灵活些,对于文本内容相关整合的题量可以适当增加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