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

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

ID:59071106

大小:15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0-29

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_第1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_第2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_第3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_第4页
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一、课堂提问的功能1、激发学生学习2、启发学生思维3、获取反馈信息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学科考查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活动产生于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尽管有很多提问,但都是设问2、只问“对不对和是不是”3、脱离教学目标4、不具体、不明确5、不能继续追问,缺乏灵活性6、问题较好,但学生没有思考时间7、只提问好学生二、提

2、问的误区三、有效提问的含义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有计划地、带启发性的针对性提问,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问题是否有利于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2)问题本身目标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鲜明;(3)问题是否符合教学进程的需求;(4)问题时机和问题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心理需要;问题的设计应关注以下几点:1、启发性原则要促进学生思维的过程,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养成积极正面的思维习惯。具有启发性

3、的问题犹如盲人手中的引路棍,能顺利地将学生导向学海之路。四、问题设计的主要原则【问题1】从2CO+O2=2CO2的方程式可知,由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比每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CO可以从氧气中继续得到氧元素,变成二氧化碳。那么CO能否从其它含氧元素的物质中夺取氧元素呢?【问题2】装置I有何弊端?【问题3】为了防止CO污染空气,如何改进上述装置呢?装置I装置II【问题4】多余CO燃烧要放出热量,而CuO与CO反应又需要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再改进装置,使得多余CO燃烧放出的热作为CuO与CO反应所需

4、要的热量,从而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呢?2、科学性原则符合事实和科学规律,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例:配制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的KMnO4溶液。1、如何准确测定溶质的质量?2、如何准确测定溶液的体积?3、情景性和指向性原则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

5、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1)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2)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3)通过日常观念和科学概念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4)提出猜想并加以检验创设问题情境;(5)通过将问题“变形”创设问题情境;(6)通过“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景创设的途径包括有:例:在“盐类水解”的教学中,先由学生测定氯化铵溶液、醋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的PH。问1: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说明什么问题?问2:氯化铵溶液中的H+和OH-来自于什么物质?问3:水电离的c(H+)和c(OH-)难

6、道不相等吗?问4:氯化铵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发生什么变化?实质是什么?问5:请分析另外二种盐的组成有何特点?它们溶于水后溶液呈中性和碱性说明什么问题?问6:根据以上分析,总结盐溶于水的变化规律。4、可变性和散序性原则事物本身存在两面性与多面性,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变化的,事物发展有层次性和因果关系。例:①NH3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结合NH3的热稳定性和元素周期律,请你们来分析甲烷受热是否能分解呢?为什么?②甲烷和氧气能发生氧化反应,那么甲烷与氯气混合在一起你认为能发生反应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7、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