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

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

ID:59113844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5

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_第1页
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_第2页
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_第3页
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_第4页
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卷设附加题,共10分。附加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1分)(2)很早以前,古代人们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村,那“,鸡犬相闻”的安宁平静,以及桃花源人“黄发垂髫,”的精神风貌, 让多少人为之神往。(陶渊明《桃花源记》)(2分)(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分)(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2分)(5)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补充完整。(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情

3、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2)理想被diàn wū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3)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dǎofùzhé。(4)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duànbìcányuán,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涸的“木乃伊”。B.物候观测的数据反应气温、湿度等条件的综合和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

4、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D.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了有关中学生、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报道,暴露出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人深思。(删除“看了”)B.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改“增加”为“增强”)C.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搜集”和“鉴定”调换

5、位置)D.“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去掉“可以”)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历经九年的语文学习,我逐渐喜欢上语文了。语文像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                  ;                   ,       。语文丰富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提高了我的思想。二、阅读(46分)(一)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6、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B.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C.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D.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用自

7、己的话说说文章中孙权是怎样劝学的?(4分)(二)严母教读(9分)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②,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③,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朗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④!”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注释】①铨:蒋士铨,字

8、心馀。清代江西铅山人。②句读:这里泛指文章。③夏(jiǎ)楚:这里指责打的意思。④乃尔:这样。9.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毕置左右()(2)旋复持儿而泣()(3)鸡鸣方卧焉()10.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有多个孩子就好办,我只有一个孩子还没有成年,我死了,孩子要托付给谁?B.你有多个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