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doc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doc

ID:59122625

大小:9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3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doc_第1页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doc_第2页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的基本坐标系。常用于大地问题的细算,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编制地图,火箭和卫星发射及军事方面的定位及运算,若将其直接用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等很不方便。所以要将球面上的大地坐标按一定数学法则归算到平面上,即采用地图投影的理论绘制地形图,才能用于规划建设。椭球体面是一个不可直接展开的曲面,故将椭球体面上的元素按一定条件投影到平面上,总会产生变形。测量上常以投影变形不影响工程要求为条件选择投影方法。地图投影有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其中等角投影又称为正形投

2、影,它保证在椭球体面上的微分图形投影到平面后将保持相似。这是地形图的基本要求。正形投影有两个基本条件:①保角条件,即投影后角度大小不变。②长度变形固定性,即长度投影后会变形,但是在一点上各个方向的微分线段变形比m是个常数k:式中:ds—投影后的长度,dS—球面上的长度。1.高斯投影的概念高斯是德国杰出的数学家、测量学家。他提出的横椭圆柱投影是一种正形投影。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如下图所示:椭球体中心O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

3、线。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S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在此平面上:①中央子午线是直线,其长度不变形,离开中央子午线的其他子午线是弧形,凹向中央子午线。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②投影后赤道是一条直线,赤道与中央子午线保持正交。③离开赤道的纬线是弧线,凸向赤道。高斯投影可以将椭球面变成平面,但是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这种变形将会影响测图和施工精度。为了对长度变形加以控制,测量中采用了限制投影宽度的方法,即将投影区域限制在靠近中央子午

4、线的两侧狭长地带。这种方法称为分带投影。投影带宽度是以相邻两个子午线的经差来划分。有6°带、3°带等不同投影方法。6°带投影是从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投影一次。这样将椭球分成60个带,编号为1~60带,如下图所示: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可用下式计算:式中n为6°带的带号。已知某点大地经度L,可按下式计算该点所属的带号:有余数时,为n的整数商+1。3°带是在6°带基础上划分的,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带时与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每隔3°为一带,共120带,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为:式中n

5、′为3°带的带号。我国幅员辽阔,含有11个6°带,即从13~23带(中央子午线从75°~135°),21个3°带,从25~45带。北京位于6°带的第20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如下图所示:在同一投影带内y值有正有负。这对计算和使用很不方便。为了使y值都为正,将纵坐标轴西移500km,并在y坐标前面冠以带号,如在第20带,中央

6、子午线以西P点:在20带中高斯直角坐标为:高斯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笛卡尔坐标系不同,如下图所示:高斯直角坐标系纵坐标为x轴,横坐标为y轴。坐标象限为顺时针划分四个象限。角度起算是从x轴的北方向开始,顺时针计算。这些定义都与数学中的定义不同。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将数学上的三角和解析几何公式直接用到测量的计算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