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

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

ID:59187866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0-30

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_第1页
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_第2页
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_第3页
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_第4页
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霸笔记——方剂学节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方剂学发展史(☆☆)年代书名作者主要考点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不详现存最古老的方书。全书共有医方283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诸方用药242种,有不少品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未收载的。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不详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方书之祖魏晋南北朝《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东晋·葛洪简、便、廉、效,提出青蒿治疗疟疾。《刘涓子鬼遗方》龚庆宣为现在最早的外科方书。本书初辑工作由

2、刘涓子完成,龚庆宣整理,但考研时作者往往选择的是龚庆宣,应予以重视。唐朝《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主要考察作者《外台秘要》王焘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两宋《证类本草》唐慎微收录有单方3000余个,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陈师文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金元《伤寒明理论》成无己开方论之先河明朝《普济方》朱棣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医方考》吴昆第一部方论专著《景岳全书》张介宾新方八略清朝《医方集解》汪昂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1.治法的概念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

3、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首先,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称为治疗大法,如表证用汗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清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等。其次,是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即具体治法。各论中每一具体方剂的“功用”项目即体现了该方的具体治法。4.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体现在“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中医学历来所强调的“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5.常用治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

4、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1.汗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2.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

5、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4.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所以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至于调和之法,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

6、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5.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又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在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至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热证,当用辛凉解表法治疗,已在汗法中讨论,

7、不在此列。7.消法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8.补法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在这些治法中,已包括了分补五脏之法。说明:该考点经常考八法的代表方剂,如汗法的代表麻黄汤。或者判断是哪种治法。所以应该以理解为主

8、,并且理论实际,注意代表方剂,尤其是消法。6.七方、十剂、八阵的理论、具体内容及实际意义(☆☆☆)1)“七方”说始于《黄帝内经》。至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并将《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