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形成的原因及择校热的缓解措施

择校热形成的原因及择校热的缓解措施

ID:5922778

大小:21.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28

择校热形成的原因及择校热的缓解措施_第1页
资源描述:

《择校热形成的原因及择校热的缓解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择校热形成的原因及择校热的缓解措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严重的“择校热”,是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教育问题之一,是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择校热”产生的原因1、社会文化等背景性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传统文化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影响,老百姓望子成龙、追求高学历的心态,学历社会的制度安排、激烈的高考竞争和就业压力等等,是造成全社会性的应试教育、择校热的重要原因。2、教育供求关系,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被视为“择校热”难以改变的关键原因。3、制度性原因,造成中小学教育严重的择校竞争的根本原因,是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择校收费制度、改制学校制度、

2、小升初录取制度,中考制度等,是破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坏教育公平、扰乱正常教育秩序的最主要原因。二、强化政府责任,限期治理“择校热”治理“择校热”的关键,是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学区内、城区内公办学校发展的相对均衡。1、坚决取消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与初中彻底脱钩。首先取消对重点高中举办或变相举办的初中在招生、教师编制、奖励、评价等各方面的特殊政策,与其他学校一视同仁,实行免费、免试就近入学。建立教师流动机制。首先实行学区内、城区内的教师流动,骨干教师资源由学区共享。通过教师流动,对本区已经形成垄断地位的初中名校进行拆分。2、取消择校费制度。

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治教,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限期整改,直至完全取消义务教育阶段“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择校收费制度。同时,取消“共建生”制度。3、改革“小升初”和中考制度。要坚决制止少数重点学校与培训市场里应外合,从中牟取暴利的行为;禁止初中用“考证”的方法招生。同时加快改革中考制度。一是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下放至初中,使得学生在各个初中上学都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从而有效地减缓“小升初”的择校竞争。二是实现高中自主招生(分配名额以外部分),教育行政机构只负责监督与控制。4、建立政府依法治教的问责制。地方政府有责任保障教育公平,恢复义务教育的公

4、共性、公益性,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地方政府确立治理目标,用3年左右的时间,限期解决问题。5、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准。加快改善薄弱学校,通过实行倾斜政策,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做到公办学校硬件设施达准,并禁止建设超标准的豪华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