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

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

ID:59240182

大小:1.5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22

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_第1页
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_第2页
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_第3页
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_第4页
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课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气的生产原理NaCl俗名“食盐”,它有哪些用途呢?你知道吗?医学:配成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日常生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调味品.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氯气的生产原理(一)氯气的工业制法(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工业上由氯化钠获得氯气的两条途径:1、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氯气和金属钠。2NaCl2Na+Cl2↑2、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大胆猜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是什么?实验探究1——电解饱和食盐水观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示:氯气的检验方法——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一、氯气的工业制

2、法2NaCl+2H2O==2NaOH+H2↑+Cl2↑与负极相连的一极与正极相连的一极通电黄绿色气体,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遇酚酞变红色无色气体,靠近火焰有爆鸣声-+知识归纳氯碱工业1、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氯气的发现史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戴维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研究后得出这种气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大胆猜想阅读下面资料,你能了解氯气的哪些

3、性质化学史话1915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比利时战场上,德军正与英法联军对峙。忽然,从处于上风口的德军阵地上升起一股股黄绿色的云团,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直飘向处于下风口的英法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两万余名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大多数士兵因中毒导致死亡。经统计,最终活下来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在黄绿色云团飘来时跑到了较高的山丘上才幸免于难,还有一些人是用湿手绢捂住了嘴才保住了性命,而这种使上万人丧命的气体就是氯气,而这场战争也作为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记入了史册。氯气的物理性质

4、1.黄绿色的气体2.有刺激性气味3.有毒4.密度比空气大5.易液化6.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中大约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黄绿色的气体招嗅法:打开玻璃片,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2H2O+Cl2↑原料:二氧化锰(固体)、浓盐酸(液体)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原理和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提示:已知Cl2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1.根据制取氯气原料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有什

5、么特点?MnO2+4HCl(浓)==MnCl2+2H2O+Cl2↑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2H2O+Cl2↑气体收集装置饱和食盐水2.根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收集装置有什么特点?3、此法制得的氯气纯净吗?可能存在哪些杂质气体?用哪些试剂来除杂,有没有先后顺序?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2H2O+Cl2↑气体净化装置除HCl气体饱和食盐水除水蒸气(无水CaCl2)浓硫酸尾气处理装置反应原理:MnO2+4HCl(浓)==M

6、nCl2+2H2O+Cl2↑NaOH溶液4、氯气收集满了能任意排放吗?用什么试剂来吸收余氯?发生净化收集尾气处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小结:1、为什么用分液漏斗装盐酸?又让盐酸缓慢地注入,而不是一次将浓盐酸注入烧瓶里?答: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用量,避免生成的氯气过多。问题讨论2、能否用其它试剂代替二氧化锰或浓盐酸来制取氯气?答:可以用KMnO4、KClO3等氧化剂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不需加热)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KClO3+6HCl(浓)===KCl

7、+3Cl2↑+3H2O也可用固体NaCl和浓H2SO4代替浓盐酸与MnO2反应2NaCl+2H2SO4(浓)+MnO2====Na2SO4+MnSO4+Cl2↑+2H2O△问题讨论3、为什么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要缓缓加热,不能强热?答: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强热时能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而使制得的氯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另一方面,又降低了HCl的利用率。问题讨论4、如何检验氯气的生成?答:1.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色、态、味)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3.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4.浓

8、氨水(白烟)。问题讨论先验密,后实验;先固体,后液体;先撤管,后撤灯;先除HCl,后除H2O;先除杂,后收集验密:向吸收尾气的烧杯中加水浸没长玻璃导管约2cm,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且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5、几项操作的先后顺序同一种装置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有不同的用途请思考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