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doc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doc

ID:59308757

大小:9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5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doc_第1页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doc_第2页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聚醋酸乙烯酯的乳液合成1、实验原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又称为聚醋酸乙烯乳液,俗称白乳胶。是一种白色粘稠液体,具有配置简单使用方便,固化速度快,初粘力好,较高的粘结强度等优点。Vac乳液聚合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法,以水为分散介质,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并使用水溶性的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的方法,所生成的聚合物以微细的粒子状分散在水中的乳液[2]。乳化剂的选择对稳定的乳液聚合十分重要,起到降低溶液表面张力,使单体容易分散成小液滴,并在乳胶粒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乳胶粒凝聚。常见的乳化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一般多使用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配合使用[1]。由于

2、醋酸乙烯酯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而且容易水解,产生的乙酸会干扰聚合;同时,醋酸乙烯酯自由基十分活泼,链转移反应显著。因此,除了乳化剂,醋酸乙烯酯乳液生产中一般还加入聚乙烯醇来保护胶体。本合成实验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聚乙烯醇和OP-10混合使用以提高乳化效果和乳液稳定性。本实验聚合反应采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按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历程进行聚合,主要聚合反应[3]式如下:为使反应平稳进行,乳液聚合通常在装备回流冷凝管的搅拌反应釜中进行(如图所示):加入乳化剂、引发剂水溶液和单体后,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加热便可制得乳液。乳液聚合温度一般控制在70~90℃之间,pH值在2~6之间。由于醋

3、酸乙烯酯聚合反应放热较大,反应温度上升显著,一次投料法要想获得高浓度的稳定乳液比较困难。本实验分两步加料反应,第一步加入少许的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进行预聚合,可生成很小的乳胶粒子。第二部,继续滴加单体,分次加入引发剂,直到单体加完后一次把剩下的引发剂加完。这样整个过程在一定的搅拌速度下使其乳胶粒子继续长大。由此得到的乳胶粒子,不仅大,而且粒度分布均匀。2、仪器与配方机械搅拌器一套,电热套一个,球形冷凝管一个,250ml四口烧瓶一个,100ml滴液漏斗一个,100℃温度计一支,250ml烧杯一个,10mL、100mL量筒各一个,固定夹若干,广泛pH试纸。药品名称用量,g聚

4、乙烯醇溶液(自制)100聚醋酸乙烯酯(工业级)4010%过硫酸氨(AR)5OP-101DBP(AR)510%NaHCO3(AR)3乙二醇(AR)5去离子水903、实验步骤在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90mL水,PVA80.5g;开动搅拌机,升温至90℃左右维持至PVA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60℃以下,加入1gOP-10和1g辛醇,加完搅拌10-15min,让其充分乳化,形成胶束。接着加入10mL醋酸乙烯酯单体和5-6mL10%过硫酸铵溶液升温至65℃左右,适时缓慢升温,进行活化,有回流现象出现,聚合反应开始,控制反应温度在70℃-80℃之间保持2

5、0min左右。然后滴加剩余醋酸乙烯单体35mL,45min内均匀滴加完成,滴加过程中,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滴加单体的同时每15min加入引发剂0.5g;单体滴加完后加入剩余的全部引发剂溶液,然后在85℃-95℃之间保温半小时,降温至40℃以下,加入乙二醇5g,DBP5g,再用NaHCO3调节pH值在5-6之间。三、结果与讨论本实验制得的产品达到预期目标,但粘度较大转化率较低。原因在于实验时间的压缩降低了转化率。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总结以下因素:[4]1、乳化剂对于不同浓度的VAc乳液聚合,聚合速率与乳化剂总量有关。由乳化剂构成的胶束是乳胶粒子的主

6、要来源,乳化剂用量增大,胶液中的乳胶胶束和乳胶粒子增多,所生成的乳胶粒子数目增多,增容作用也就越显著,从而能更有效地从水相中吸收自由基加快聚合速率。2、引发剂对于不同浓度的引发剂,其引发速率是不同的。引发剂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这是由于增加了引发剂的用量,在水相中就会生成更多的自由基,一方面会导致自由基在水相中的扩散速度加快,,在胶束中引发聚合,单体转化率增大并生成更多的大分子链,从而加大了乳胶粒子的体积,另一方面会导致水相中成核速率增大,这两方面都会使聚合速率增大。3、温度温度是对本实验影响比较明显的一个因素,特别在初始反应阶段,温度高乳液粘度大,反之下降[5]。这是

7、由于活化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活性基团的形成,接枝率提高,粘度增高。但为了能控制反应,保证聚合反应热的及时排除,产物的高分子量和低粘度,反应温度必须保持在70℃-80℃之间。4、搅拌速度在聚合过程中搅拌主要是是反应物混合均匀,并导出反应热,如果搅拌速率太慢反应速率将减慢,热量将无法及时排出,不利于反应得进行,搅拌速率太快,可能造成溶液飞溅,破乳。所以在本实验中保持搅拌速度在200r/min左右,反映结束阶段搅拌速度可以适当减低。四、结论综上所述,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引发剂、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制备高质量产品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