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息居饮食谱介绍.doc

随息居饮食谱介绍.doc

ID:59311473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5

随息居饮食谱介绍.doc_第1页
随息居饮食谱介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随息居饮食谱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随息居饮食谱《随息居饮食谱》为清·王士雄撰,成书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著。全书共一卷,列食物331种,分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类,每类食物多先释名,后阐述其性味、功效、宜忌、单方效方甚或详列制法,比较产地优劣等。论述清晰,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是研究中医食疗法、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一本必备参考书。《随息居饮食谱》共分为水饮、谷类、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个部分,收入日常饮食品类三百三十余种,从中医学的角度对各种饮料、食物的味道、特性和对身体的影响、医疗用途等进行了较为详细

2、的论述,对我们今天身体的保健、保养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但书中还有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地方,读者在阅读时还应细加分辨,未可全盘吸收。《随息居饮食谱》就是其著名的一部关于饮食和食疗的著作,食养专著名。清·王士雄撰。成书于1861年。全书将饮食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门,凡331种。分别介绍其性味功用。作者认为食养具有物简性平、味宜易服等优点,可代药用,但反对偏嗜,提倡“食忌”。现存《潜斋医书五种》等多种刊本。清代医家王士雄著的《随息居饮食谱》里摘录出部分水果的性味、功效及有关禁忌。梅

3、:酸、温。蘸盐生食可温胆生津。多食则伤齿,生痰助热。痰湿病证如痰嗽,胀满及女子月经不行者忌食。杏:甘、酸、温。成熟后食用能润肺生津。多食则生痰热,动宿疾。产妇、小儿患病时不宜食用。 桃:甘、酸、温。熟透时食用补心活血,解渴充饥。多食则生热,可引起痈疮、虫证、痢疾等病证。其中水蜜桃生津涤热,适宜食用。随息居饮食谱李:甘、酸、凉。熟透食之清肝涤热,活血生津。多食则助湿生痰,诱发疟疾、痢疾。脾胃虚弱者忌食。苹果:甘、凉。能生津开胃,润肺悦心,充饥醒酒。枣:鲜则甘、凉。利肠胃。晒干则甘、温。补脾养胃,滋营充液,润肺安神。色赤者名红枣,开胃

4、养心,健脾补血。多食则生虫,生痰、助热、损齿。梨:甘、凉。润肺、清胃、凉心、涤热、息风、化痰、平嗽,养阴润燥,散结通肠,消痈疽,止烦渴,治中风不语,痰热,惊狂,暑温等症。其汁为“天生甘露饮”,脾胃虚弱常感腹中冷以及久泄者忌食。柿:鲜品甘、寒。养肺、胃之阴。干品甘、平。健脾补胃,润肺涩肠,止血,充饥,消疳、疗痔。治反胃呃逆,疗肠风。多食易生柿石。桔:甘、平。润肺、解渴。多食则生痰聚饮。风寒咳嗽及痰饮患者忌食。核桃:甘、温。润肺、益肾、利肠、化虚痰、治劳喘、止虚痛。有健腰脚,暖肾脏,散风寒,通血脉,补产虚,泽肌肤等功效。但助火生痰,若

5、非虚寒,不宜多食。西瓜:甘、寒。清脾胃,解暑热,除烦止渴,醒酒凉营,有“天生白虎汤”之美名。能治疗喉痹、口疮、火毒、霍乱,泻痢等。多食则积寒助湿,大便滑泄,病后,产后均不宜食用。甘蔗:甘、凉。清热、和胃、润肠、醒酒、化痰。可治痹证、暑痢、止热咳、虚呕。大补脾阴,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血。浆汁名“天生复脉汤”,皮青甘蔗功效佳。皮紫甘蔗性温。茨菇:甘、苦、寒。可破血、通淋、滑胎、利窍。多食可发疮、动血、生风、损齿。孕妇,痈疮及失血等症忌食。菱角:鲜者甘、凉。清热。多食则损阳助湿,胃寒脾弱之人不宜食。熟者甘、平。多食气滞,胸腹痞胀者忌

6、食。龙眼(桂圆):甘、温。补心气,安志定神,益脾阴,滋营生液。外感未清,内有郁火,饮停气滞,胀满不饥者不宜食用。山楂:酸、甘、温。醒脾气,消肉食,破瘀血、散结、消胀、解酒、化痰、除疳积、疗泻痢。多食则耗气损齿,易饥。柑:甘、寒。清热、止渴。多食则滑肠停饮,感寒生病。橄榄(青果):酸、甘、平。开胃生津,化痰涤浊、除烦止渴、凉胆息惊,清利咽喉。枇杷:甘,平。润肺,涤热生津,多食则生痰助湿。作者简介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号潜斋,又号半痴山人,晚号梦隐,浙江海宁袁花(旧仓(今属袁花))人,后迁居杭州,生活于清代嘉靖至光绪年

7、间,约公元1808~1890年。其曾祖父王学权以医名,曾著《重庆堂随笔》,以后其家世代为医。孟英十四岁时父病不起,致使家境贫困,因此立志继承先人遗业,学习医学。先后用时十年,博览群书,致使学业大进。再加之其一生中经历多次温热、霍乱、疫疬流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对温病的认识均十分深刻,颇有体会,成为享有盛名的温热学派著名医家之一。著有《温热经纬》、《王氏医案》、《霍乱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潜斋医话》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