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doc

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doc

ID:59430615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5

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doc_第1页
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doc_第2页
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doc_第3页
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给考生作文的几点建议每次判卷,作文总使人不太满意。发下卷来,考生又总对分数不满意,觉得自己的作文不应只得这点分。教学,考试,考试,教学,翻来覆去,覆去翻来这种状况却始终不能改善,学生、教师总也走不出这种怪圈。为什么呢?我认为,这说明了三点:一、学生对作文存在着不够端正的认识,心中没有标准,也没有达成标准的方法,甚至没有写好作文的意识;认为只要自己写出来,就应该给多少多少分。二、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三、多数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太满意,也深感无奈。在这三点中,恐怕第一点是问题的关键。所以,端正有关作文的认识,培养

2、写好作文的意识,明确好作文的标准,找到写好作文的方法才是目前改善作文教学不良状况当务之急。下面,结合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理解,我给同学们提儿点建议。“新课标”7〜9年级写作第1条规定:“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所谓“目的''即写作文要表达什么,想取得什么回报。“对象”则既指写谁,也指写给谁。平时,人们写信,写报告,作总结,都出自实际需要,目的和对象都十分明确,因此态度、语气就得体,就容易取得对方的认同。学生作文则不然,因为大多出自作文训练,而不是表达交流的真实需要,目的和对

3、象就都比较模糊。表现在作文中就是态度语气生硬失当,表达感情不会变换人称。感谢母爱就会“母亲,我爱你!”写议论文或说理就爱高谈阔论,“指手画脚”。为什么不是温馨提示呢?别忘了,文章的主要“读者”是你的老师或判卷老师,顶多再加上你的个把同学。在这些人面前,你有什么资历高谈阔论,指手画脚呢?即使你讲的道理是“至理”,由于你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使人难以接受,你的作文也成不了,名言二所以,第一,我建议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考虑对象和目的,态度谦恭,语气甜美。第二,我建议同学们表达感受和体验,情境要真切,方式要独特。“新课

4、标”7〜9年级写作第2条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只有波澜起伏,才能吸引读者;与众不同,才有新鲜感;情真意切,才具有感人的力量,才具有存在乃至传世的价值。比如,“母爱”这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传世佳作数不胜数。为什么同一个主题会有如此多的好作品呢?恐怕就因为它们话题虽然相同,却各有各的感受,各有各的体验,各有各的表达方式,情真意切,绝不雷同。雷同作品则定遭鄙视和唾弃。学生作文更是这样,因为学生作文多是相似年龄、相似经历的人同时

5、写同题作文,如果你不注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相似、雷同、撞车的几率就很大。一旦被视为雷同、抄袭,分数必不会高。因此,哪怕以得高分为目的,也要注意写自己真切的体验、独特的感受,并争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实际上,大多数同学却没有这种意识。写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宋代文豪苏轼有一名句值得我们深思,“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也就是说,即使同一事物,观察角度不同,观感便也不同。现在的我们却不注意这些,看问题往往只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做事情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其中原因极其复杂,这里

6、不待细说而这必然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思想上的狭隘和行为上的偏激。这在作文中就表现为素养上的低下。正因如此,“新课标”7〜9年级写作第3条才有针对性地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尤其是作文时观察生活,一定要变换角度,换位思考。以写文章为契机,通过观察、思考,深化对社会人生、对事物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是第三条。第四,区分文体和语文,记叙要具体,说明要明析,议论有理据,应用重格式;缩写提要点,扩写重想象,续

7、写合情理,改写变表达。“新课标”7〜9年级写作第5、6条规定:“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疽'“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可见,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行文规则,不同表达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记叙文贵在内容情节具体真实,表达语言细腻生动;说明文要求内容明白,条理清楚;议论文要有理有据,旗帜鲜明;应用文重视格式。同样,缩写、扩写

8、、续写、改写也都有自身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文体规则,运用不再风格的语言,写出合规中矩的文章;根据不同的写作方式,采用恰当的方法技巧。另外,“新课标”7〜9年级写作第4、7、8、9条对作文的一些意识和习惯也进行了规定,可以概括为:素材要新颖,构思要巧妙。立意要高贵,语言要优美。起草有提纲,成文重修改。文字要从顺,标点要正常。这些虽是些细节,却对文章影响很大。如,有些同学,一写母爱,仍然还是妈妈给自己送雨伞。文章显得素材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