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

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

ID:13128066

大小:112.01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7-20

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_第1页
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_第2页
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_第3页
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_第4页
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后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可编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后50天给高考生的几点建议 距离高考还有50天,以下是高考临近考生容易走进的复习误区,需要注意:误区1:只顾“补缺”,忽略优势科目。在最后的复习时间中,往往同学会犯一个普遍的错误,那就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查漏补缺”上,而忽略了优势科目的保持和复习。[分析]事实上,复习课比平时的课程更重要,老师不仅会帮学生巩固旧知识,还会在每堂课上拎出一些难点和要点,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复习。如果不认真听讲,往往错过了复习重点,也由此失去擅长学科的优势。因此每年都有学生在高考中弱势学科成绩有所上升、优势学科却“爆冷”的情况。[支招]提醒“长短腿”的学生,“查漏补缺”固然重要,优势学科的

2、复习更不可忽视。应该保证每堂课专心听讲。至于较为弱势的学科,可以在课后或家中的复习中多花些时间。误区2:缺少计划,“指哪打哪”。高三的下学期,有些学生一心扑在复习上,至于各种考试和其他重要事宜,则抱着“兵来将挡”的心态,事到临头才拨出时间匆忙准备,如此“指哪打哪”往往会导致学生顾此失彼。[分析]高三下学期既是复习的冲刺阶段,也是“多事之时”,在开学之后,会考、英语口试、各科的模拟考,将会接踵而至。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阶段点,不可避免,当然也不能临时抱佛脚。[支招]为自己制作一张计划表是相当重要的。建议在请教老师之后,将本学期将要到来的几次大考和几件重要事宜“排摸”清楚,做到

3、心中有数,并将之按进度列入到个人的复习安排中,不要让事情来安排你,导致手忙脚乱。误区3:学校和家庭,“分工”不明。常常有这样的同学,在学校里埋头复习,“疑难杂症”则带回家“闭关”思考。但往往出现学校里复习环境太吵闹,家里解题却无人求教的情况,最后导致两处的学习效率都不高。[分析]其实,最后40天的时间是固定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和安排好。可以根据学习的地点分成两大块:学校和家庭。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学习各有优势,学校里有老师资源,不懂可以及时请教,而在家中有比较大块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支招]一定要根据学校和家庭地点的不同,设计两个侧重点不同的方案。适合独自复习、需要大块时间

4、记录背诵的知识点,尽量在家里复习;而各种疑难、需要求助于老师或同学的,则留在学校里完成。同时还要统筹安排好时间,既要合理休息,又要充分利用好每段有效时间。比如每次临睡前阅读一篇经典美文,既是享受又能帮助提高写作;起床穿衣时听两首外文歌曲,既提神醒脑又可锻炼听力。学科之间也可以穿插复习,比如背诵古文和英文习题交替来做,既可缓解长时间埋头某一学科的疲劳,又可提高学习效果。当然,一定要按照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来统筹安排。 考前50天,扫除两大障碍提高分转眼离高考仅剩50天。我们就学生当前学习问题和考试状态,给大家制定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复习,才能在50天内扫除复习障碍,获得更多的

5、提升的方案。现在造成成绩停滞不前或者起伏不定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个是基础不好,一个是做题没有方向感,也就是说没有思路。至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已经是极少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按照考纲(考试说明)规定,高考难度比为5:3:2(或者4:4:2),一个基础合格的学生,至少有能力获取80%的高考分数,也就是600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由于考纲(考试说明)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问题毋庸置疑出现在同学们身上。究竟是什么原因成为大部分学生分数难以获取的障碍呢?障碍一:如何读题与寻找解题着眼点(找思路)高考专家明确的指出,高考即使考查的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命题手法多变,

6、往往给一些简单的解题思路设置迷雾。“如何读题”是最直接横在考生面前的拦路虎。如何读题,本质上考查的同学们对题目的认知角度和方式。与同学们的智商无关,考查是同学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同样水平的学生,着眼点不同,即使结果相同,但是难易度就有所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道高考题:若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n,Sm=40,S2m=110,则S3m=?一些同学看到这类字面题,无从下手,艰难的回忆起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然后硬算,最后得出结果,这是在二本线以下同学的思维方式。一些同学看到题,认为简单,不假思索就开始列求和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得出最后的结果。这类学生,通常是在二本线上,一本线左右学生

7、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些学生,头脑一热,认为等差数列的和也依旧成等差,110×2-40=180,结果错了。这类学生是常在一本线边缘晃动,有一定创新但是思维不严谨的学生。什么是尖子生呢?令m=1,马上得出a1=40,a2=70,a3=100,得出S3m=210的,这种着眼点做题的方式,就是尖子生。其实大家掌握的知识都一样,但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虽然结果一样,但是过程不一样,复杂的过程容易出错。无奈之下没有把握而选择的过程和不假思索便得出的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在考场中,“想当然”这种思想最不可取,正是落入出题老师的陷阱之中。这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