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

ID:59493223

大小:645.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9-13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2.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3.掌握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1.认识氨气的溶解性。一、氨气1.物理性质:无色极易小2、氨气的喷泉实验思考探究:图中的烧瓶中装满干燥的氨气,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即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喷入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1)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喷入烧瓶?(2)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喷泉呈现红色说明了什么【归纳总结】1.实验原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大,两者接触时,短时间

2、内产生足够大的压强差,烧杯内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烧瓶,形成喷泉。2.化学方程式:NH3+H2ONH3·H2ONH4++OH-(可逆过程)3.实验成功的关键——“三要”:(1)装置气密性——要好。(2)烧瓶和气体——要干。(3)烧瓶内的氨气——要满。【微点拨】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一种碱性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常用于检验NH3的存在。4.氨水的性质(1)弱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红色石蕊试液__。(2)不稳定性(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H2O

3、NH4++OH-变蓝NH3·H2ONH3↑+H2O====△氨水、液氨和一水合氨的区别NH3NH3·H2O混合物,多成分纯净物,氢化物,非电解质纯净物,一元弱碱NH3、NH3·H2O、H2O、NH4+、OH-、H+NH3NH3·H2O氨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中含有NH3和NH3·H2O(2)与酸反应NH3+HCl===NH4Cl(产生白烟)产生大量白烟生成NH4Cl固体(3)NH3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催化剂高温NH3中氮元素化合价:,说明氨具有,能与具有的物质发生反应。-3还原性氧化性二、铵盐与铵态氮肥1.化学氮

4、肥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有机态氮肥:尿素_________。化学氮肥NH4+CO(NH2)2NO3-2.铵盐(1)概念: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盐。铵根离子酸根离子(2)物理性质:白色晶体(3)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分解。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固体减少至消失,在试管中上部有白色固体出现,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固体减少至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NH4ClNH3↑+HCl↑,HCl+NH3====NH4Cl△====NH4HCO3NH3↑+CO2↑+H2O,CO2+Ca(OH

5、)2====CaCO3↓+H2O△====(2)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NH4Cl+NaOHNH3↑+NaCl+H2O△====3.NH3的实验室制法根据上述装置,结合NH3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验满方法。①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____;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时_______________。△====立即变蓝产生大量白烟(3)收集方法。____

6、__________。(4)棉花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下排空气法防止NH3和空气对流,提高NH3的纯度和收集速度(5)干燥:NH3通过盛有_______的干燥管。碱石灰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检验。取少量溶液注入试管中,再加入浓的碱液,微热,然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催化氧化氨气铵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与碱反应喷泉实验与水与酸受热分解2.铵根离子的检验:(1)固体铵盐的检验。①取少量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固态碱进行研磨,若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含

7、有。②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然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样品中含有;也可以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说明样品中含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