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

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

ID:59500326

大小:821.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1-03

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_第1页
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_第2页
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_第3页
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_第4页
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125m).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连续梁菱形挂蓝设计检算(75+125+75)m一、计算依据1.《铁四院提供的连续梁梁部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二、计算主要技术参数1、混凝土自重梁顶宽12m,梁底宽7m,梁段长度3m时,混凝土最大圬工量(2#)为77.53m3,自重为205t;梁段长度4m时,混凝土最大圬工量(8#)为75m3,自重为199t;混凝土超灌系数1.03,动载系数为1.2,混凝土容重按2.65计算。施工人员、机具施工荷载按0.25t/m2计算。由于3m梁段最重,取3m

2、梁段进行计算。梁段的各部位重量见下表:梁段部位体积(m3)重量(KN)2#腹板42.541127翼板6.72178顶板12.6334底板15.674152、底模系前吊点、后底吊点的各施工工状:底模系长为4.8m,底后锚点距已浇筑混凝土梁端为50cm,当梁段浇筑长度为3m时,梁单位重为1个单位,则前吊点为0.4个单位,后底锚点为0.6个单位,如下图所示。而模板中,底模系均为各0.5个单位,侧模系及内模系中前吊点为0.55个单位,后底锚点为0.45个单位。3、主桁后锚点受力情况:挂蓝为菱形挂蓝,主构架如下图所示:当前吊点为1个单位,后底锚点为1.11个单位,4、底模系工况受力

3、荷载前吊点及后底锚点的荷载分配表如下:梁段部位重量(KN)底后锚重量前吊点重量单位比重量(KN)合计(KN)单位比重量(KN)合计(KN)2#(3m)腹板11270.66769250.4451617底板4150.62490.41665、各部分苛载组合计算:5.1.底模系:5.1.1.后底锚点荷载计算:混凝土按3m梁段最大重量计算(混凝土已考虑动载1.2系数及超灌1.03系数)。荷载名称名称重量(KN)单位比后底锚点受力(KN)合计(KN)单侧受力(KN)挂蓝底模系1220.5619648后工作平台20120侧工作平台100.55后吊带10110混凝土腹板11270.667

4、61144572底板4150.6249施工荷载腹板外380.6224623底板处400.624单点总计受力    6435.1.2.前吊点荷载计算:混凝土已考虑动载1.2系数及超灌1.03系数。荷载名称名称重量(KN)单位比后底锚点受力(KN)合计(KN)单侧受力(KN)挂蓝主桁架400.5209548底模系1220.448前工作平台10110侧工作平台100.55前吊带12112混凝土腹板11270.4450760380底板4150.4166施工荷载腹板外380.4153116底板处400.416单点总计受力    4445.2.侧模系:5.2.1.后吊点荷载计算:混凝

5、土按3m梁段最大重量计算(混凝土已考虑动载1.2系数及超灌1.03系数)。荷载名称名称重量(KN)单位比后底锚点受力(KN)合计(KN)单侧受力(KN)挂蓝外模系1030.6628643外滑梁400.624混凝土翼板1780.610713266施工荷载翼板380.6222211单点总计受力    1205.2.2.前吊点荷载计算:混凝土已考虑动载1.2系数及超灌1.03系数。荷载名称名称重量(KN)单位比后底锚点受力(KN)合计(KN)单侧受力(KN)挂蓝前横梁201207839外模系1030.442外滑梁400.416混凝土翼板1780.4718844施工荷载翼板380

6、.416168单点总计受力    915.3.内模系:5.3.1.后吊点荷载计算:混凝土按3m梁段最大重量计算(混凝土已考虑动载1.2系数及超灌1.03系数)。荷载名称名称重量(KN)单位比后底锚点受力(KN)合计(KN)单侧受力(KN)挂蓝内模系400.55223417内滑梁200.5512混凝土顶板1780.610613156施工荷载顶板390.6242412单点总计受力    855.3.2.前吊点荷载计算:(混凝土已考虑动载1.2系数及超灌1.03系数)。荷载名称名称重量(KN)单位比后底锚点受力(KN)合计(KN)单侧受力(KN)挂蓝内模系400.4518271

7、4内滑梁200.459混凝土顶板1780.4728844施工荷载顶板390.416168单点总计受力    665.3.2.主桁前吊点、后锚点荷载计算:主桁单片前吊点荷载为:P前=444+91+66=601KN.由于前吊点未考虑4m梁段时混凝土重心前移的工况,故考虑1.05的系数,则P=631KN。后锚点与前吊点的单位比是1.11,则后锚点总受力为:P后=P前*1.11=700KN三、主桁各构件检算1、已知主桁单片前点荷载为631KN,通过二力杆力学计算得出各杆件内力:NAB=+1161KN;NBD=+947KN;NDC=-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