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

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

ID:595791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9

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_第1页
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_第2页
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_第3页
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性状对比探究  前言江水灌溉水稻的栽培模式一直是广大农户所认可的,江水灌溉水稻和井水灌溉水稻相比在植株性状和产量因素构成因子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本试验采用相同的技术措施对于江灌和井灌水稻进行调查对比分析,旨在找出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江灌水稻生产的“江灌区水稻栽培模式”。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基本情况1.1.1试验地设在洪河农场科技示范园区,土壤类型:草甸白浆土,质地:粘土,有机质:4.5g/kg,pH:6.1,肥力情况:中等。1.1.2肥料:尿素(含N46%),磷酸二铵(含N18%、P

2、2O546%),硫酸钾(含K2O33%)。1.1.3品种:空育131,主茎11片叶,生育期127天。1.2试验设计试验调查不同灌溉用水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进行试验,共设2个处理,每处理3.75亩,共7.5亩。处理1:江水灌溉处理2:井水灌溉41.3技术措施试验按照水稻旱育稀植“三化一管”栽培技术进行栽培管理。播种量每盘播芽种137.5g,插秧规格30cm×10cm,施肥用量: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6公斤,硫酸钾(33%K2SO4)12公斤,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3:3:1:3,除草:12%农思它230

3、ml/亩封闭灭草,速克毙防虫,叶面肥3遍。第一次防病多菌灵80g/亩+甲基托布津100g/亩;第二次防病氯溴异氰尿酸50ml/亩+农用链霉素40g/亩;第三次防病稻艳110ml/亩+加收米90ml/亩+使百克100ml/亩。播种、插秧均在一天内完成。1.4试验调查方法每个处理设3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为1m2调查株高和单株分蘖动态,观察水稻田间长势长相,注意观察晚生分蘖和后期是否有贪青现象,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比例情况。秋季收获时每个小区取5个点,每个点1m2,进行考种测产。1.5气候条件2010年无霜期为140天,活动积温2695.

4、8℃,今年的气候因素见表1,3-4月份的气温较低,5月份下旬气候为14.1℃,适合机械播种,但是5月份降雨较大,利于水稻插秧,6-7月份的温度迅速回升,7月份的降雨量较大,水稻正处于抽穗期,8月份温度也处于20℃以上,降雨量达到全年中最大量,达到1459mm,9月份温度逐渐下降,降雨量也急速降低,利于水稻的后期成熟。2调查结果与分析2.1对水稻生产的不同生育期进行跟踪调查对水稻生产的不同生育期进行跟踪调查,找出各处理间的差异,具体项目见下表:通过对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水稻生育期调查对比得出,江水灌溉水稻返青早1天;分蘖早一天;孕穗

5、期早2天;齐穗期早三天;成熟期早四天。2.2江水灌溉与井水灌溉水稻抗病性调查表3、表4数据显示:对江灌水稻和井灌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得出江水灌溉水稻的稻瘟病病情指数为0.2,井水灌溉水稻的病情指数为0.6;江水灌溉水稻褐变穗的病情指数为21.3,井水灌溉水稻的病情指数为23.2。2.3江水灌溉与井水灌溉水稻地下根数对比如表5数据通过调查测量得出: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江灌水稻和井灌水稻各一穴比较得出,每穴地下总株数方面处理1比处理2少36条;地下总根重处理1比处理2多3.5g;平均单株根数处理1比处理2少1.4g;平

6、均单株根重处理1比处理2多0.092g。3结论3.14江水灌溉水稻比井水灌溉水稻的生育期提前四天,江灌水稻更有利于水稻的成熟。还可以增加水稻自身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加水稻的抗病性。3.2江灌水稻能够起到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干重的作用;江水灌溉水稻比井水灌溉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江水灌溉水稻的稻米品质要优于井水灌溉的稻米品质。(作者单位:156332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洪河农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