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

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

ID:59589515

大小:38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1-14

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_第1页
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_第2页
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_第3页
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_第4页
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政治辨析题答题方法破解学生训练:例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而总是能推动社会进步。请你说说你的答案,并请说说你认为怎样做好辨析题。总结:解答辨析的基本原则是三步曲,即辨、析、结。一、“辨”要全面准确。(审题)找出中心,把握关键词分清层次,明确辨析点。1、分清辨析层次,应该逐一分句逐一分析审阅,看有几个要辨析的层次,每一个层次应该从哪些角度展开。注意分句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或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如果是,不要漏了对分句这种关系的辨析。审题时审得越细,层次分得越清,辨析点越明确,答题时遗漏要点的可能性越小。2、近年来广东高考中背景材料式的辨析

2、题占很大比例,背景材料一般给答题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限定,审题时不要遗漏它所给出的信息。注意:例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而总是能推动社会进步。题目包含两个辨点: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②上层建筑总是能推动社会进步.再细分: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并不等于推动作用;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并不等于对社会的反作用。按照上面方法,分析下列题目的辨点:2: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是为了发展党内民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有学者认为,民主只是一种决策机制,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但是,也有学者

3、认为,多数人的民主剥夺了少数人的民主权利。民主是以牺牲少数人利益为代价的决策机制。4:在我国,政府谋大局,管“国计”;群众视眼前,重“民生”。例2: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是为了发展党内民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本题可以细分为以下辨点: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②民主执政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③党坚持民主执政的目的不是发展党内民主,而是人民民主。例3、民主是以牺牲少数人利益为代价的决策机制这是2006年广东高考政治题。通过审题,可以确定该题有两个辨点:①民主是一种决策机制②民主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如果再细分,我们又可以把它分为:①

4、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决策机制而是一种国家制度;②民主应当坚持多数原则,即少数要服从多数;③但民主并不意味着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例4:在我国,政府谋大局,管“国计”;群众视眼前,重“民生”。通过审题,可以确定该题三个辨点:①政府谋大局,管“国计”;②群众视眼前,重“民生”③政府与群众是根本对立的.在这里,稍不注意,第三层意思就会被忽略掉.从答题的角度,我们又应从下以几个层次入手:①政府不仅谋大局,管“国计”,也重“民生”②群众视眼前,重“民生”,也要管“国计”③在我国,政府与群众根本利益一致,二者的矛盾只是具体利益上的矛盾。二、“析”要简明完整。析的过程,就

5、是搜索选择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解题的理论工具的过程.1、解答必然点针对结论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的观点,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并运用有关知识和原理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2、展开讨论点一是对于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的,要展开讨论,具体说明其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什么条件下是不正确的。二是一个辨点中既包含着正确的、合理的因素,又包含着错误的因素,解答这类辨析题,也要按照解答必然点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每一个辨析点,分别指出其合理正确的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合理的、正确的;错误的、不正确因

6、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错误的、不正确的。3、补充遗漏点补充遗漏点,就是对题目中观点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命题并没有完整地给出条件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其所需要的条件。1、总体回答的顺序,一般是一个辨点一个辨点地展开,而每个辨点,一般要沿着“是什么”(作判断)、“为什么”(进行阐述论证)就可以了,但个别题目要根据具体情景的要求,要回答“怎么办”。2、对于一些重大原则方向性的错误,还应指明其错误的实质及危害性。3、选择、运用理论知识,要尽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对于背景材料式的辨析题,必要时可在分析中对材料的观点、做法进行定性,但一般只用简单的

7、一到两句话说明,不要过多展开。注意:三、“结”要顺理成章结是结论,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结论不能脱离辨别分析,要合乎逻辑,顺理成章,浑然一体。判断时最好引用题目的原话,并对它进行正确的评价。例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而总是能推动社会进步.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2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就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当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3分)②判断的标准主要看,它服务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不是

8、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果是适合的那么这种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反之则对社会进步具有消极影响。(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