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设计教案.pdf

《伤仲永》设计教案.pdf

ID:59712077

大小:85.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13

《伤仲永》设计教案.pdf_第1页
《伤仲永》设计教案.pdf_第2页
《伤仲永》设计教案.pdf_第3页
《伤仲永》设计教案.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伤仲永》设计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仲永》的教学设计惠东县安墩中学徐颂媚一、学生分析: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与方仲永年龄相仿,是进行教育的好教材。很多学生喜欢学习古文,尤其对情节有趣的文章更感兴趣。教学中注意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并给予学法指导。二、教材分析:1.版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伤仲永》的第一课时。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需要,课本在文字描述的同时,运用了许多资料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3.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本文通过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引起人深深的思考。4.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认识到“后天

2、教育”的重要性。5.课时安排:2课时(这里只设计第一课时)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熟读课文达到能诵。(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能串译课文。2、过程与方法:(1)学会怎样学习文言文。(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四、教学策略设计:1、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2、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3、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4、活动设计:小组讨论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3、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二)、研习课文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小黑板挂出,先叫一个学生上小黑板写,然后全班齐

4、读一遍)隶()谒()谒:()扳:()称:()2.整体感知课文。(1)听课文录音一遍(注意听字音、节奏、感情等。)(2)学生模仿录音齐读一遍课文。(注意字音、节奏)。(3)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4)请一位会背诵的同学背一遍课文。(因为有预习)(三)、字、词、句过关。1、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字词的意思。(学生在讨论时把小组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然后发言)2、学生质疑(把刚才小组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由能解答的学生答——然后老师总结,把重点词语、句子点拨出来。例如:对文中的“之”“于”等进行归类。⑴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

5、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⑵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⑶.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3、重点句子:①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②不能称前时之闻.③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④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4、请一、两位学生串译课文。(学生先译,有

6、不足之处老师点拨)5、全班齐背课文一遍。(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学习相信可以背出来的)(四)、检查这节课的学习效果:(1)每人先做一张练习题。(另附)(2)同桌互改,老师说答案,学生改,然后报分数。(老师抽几个来看,好中、中、差三等。)(五)、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字词解释、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六)、布置练习:(1)做课后习题。(2)做金牌学案17---18页的题目。六、课后反思:老师点评学生在上课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等,表扬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发学生努力探究和为下节课学习做好准备,回顾本节课学得最好的过程、最喜欢的环节和收获最大是什么

7、?学生自由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